您的位置:台灣網-商情快遞

臺灣茶追求“有機” 茶葉農殘控制受到重視

2012-05-15 15:39     來源:廈門商報     編輯:王思羽

  臺灣茶源自中國福建,至今約有200年曆史。臺灣有諸多名茶,如凍頂烏龍、文山包種、鐵觀音、高山茶,以及東方美人等。日本人喜歡喝臺灣茶,近年來,臺灣茶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受到市場的認可。

  臺灣經濟發展,民眾的環保意識也隨之提高,大家認識到土壤是不可再生資源,農産品要追求好品質,就必須在農殘控制方面多重視,這也是臺灣茶在農業科技和栽種技術上得以取得領先的利基。

  近期,九大品牌茶企的産品農殘超標的新聞沸沸颺颺,引發公眾對飲用茶安全問題的關注,同時也將目光投放在茶葉農殘檢測標準和農殘控制上。在此方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臺灣島內相較大陸有領先優勢,正宗臺灣茶的良好口碑緣自從源頭上控制好農殘。

  上周,臺灣龍登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何俊男來到廈門,其公司專業代理獲得美國有機資材協會(OMRI)認證的農業噴灑油,臺灣數十個有機茶園、果園、農莊都是他們的顧客,總使用面積達4000畝。何俊男本人也對栽種"有機無毒茶"很有心得,且聽他介紹臺灣在這方面的經驗。

  沒有檢驗報告,消費者不買賬

  臺灣經濟發展,民眾的環保意識也隨之提高,大家認識到土壤是不可再生資源,農産品要追求好品質,就必須在農殘控制方面多重視,這也是臺灣茶在農業科技和栽種技術上得以取得領先的利基。

  今年,歐盟、綠色和平組織等相繼曝出大陸茶葉"涉毒",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陸的茶葉檢測標準低於歐盟標準。據何俊男介紹,目前,在茶葉農殘檢測方面,所謂"歐盟標準"是最嚴格的,因為通過歐盟標準,此茶葉即可行銷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完全可以通過當地的農殘標準,絕無問題。

  他進一步指出,臺灣茶目前農殘的檢驗分為兩個標準,一個是SGS(位於瑞士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另一個是TTB(位於德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然而出口的茶葉及高級茶葉,均以SGS檢測為基準,因為SGS具有國際性的公信力及權威性。目前臺灣茶葉銷售,均需出具上述兩者之一的檢驗報告,否則消費者不太有意願購買,整個臺灣市場約佔九成。

  據悉,SGS對茶葉農殘檢測在臺灣從1990年開始,到1995年就已逐漸普及,目前島內茶商、茶農對此檢測標準接受度比較高。此外,臺灣有機認證費用約新台幣4萬元,若獲得通過,政府會補貼認證費用。

  倡導有機栽種,預防重於治療

  何俊男特別告訴記者,現在市面上以"有機茶"為賣點的茶很多,需要指出的是,未檢測出農藥的茶並不等於是有機茶。

  記者了解到,臺灣農産茶葉生産銷售合格標準分為四個等級,最基本的等級是"無公害",即有毒農藥殘留符合臺灣茶葉農殘標準內;往上一等是"無農殘、無化肥",對農殘是"明令禁絕"的;再往上就是"準有機",所産出茶葉除了無農殘、無化肥外,還要求土地為農業用途;經過兩年的準有機認證後,業者才可以申請目前市面上最夯的"有機茶"認證。但是,認證程式複雜,需要有專門的認證公司認證。

  至於這4個等級所對應的茶葉價位,何俊男舉例指出,以無公害茶4000元新台幣/斤為基準,無農殘茶的價位大概是1.3倍到1.4倍間;準有機價位能到1.6到2倍;有機茶則是2倍到4倍不等。

  "農産品的收成一般而言是相對固定的,影響的因素主要是天氣和病蟲害,為了增加産量,農民一般會採用化肥和農藥來減少病蟲害。"何俊男指出,一定的化學原料和微量的肥料並不會給人體造成負擔,但過量就會帶來副作用。使用有機資材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確保收成,這個"度",就是他所推崇的有機耕種法。

  在何俊男看來,任何長在土壤裏的東西不外乎空氣、土壤、陽光和水多方面作用,管理好的話,滋生病蟲害的幾率就會比較少。所謂"看天吃飯",有機栽種法正是如此,它倡導提早預防重於治療。

  臺灣有機栽茶還可提高産量

  據何俊男介紹,臺灣目前有機無毒栽種茶園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自然生態法,一是有機資材防治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