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農博會落幕“吸金”114億元
17日,隨著經貿項目合作簽約的落筆,2011哈爾濱農業農業博覽會落下帷幕。農博會五天裏,哈爾濱農業一展風采,30萬人次市民、農民在家門口一睹各地特色農業,無數商機引來天南地北的合作夥伴……今年農博會五天簽約額達114億元,簽約項目251項。
“沒想到農博會這麼火,一車貨一上午的時間就賣完了,又從家裏補了一車過來。”雙城客商孫立平這樣説道,他在這次展會上收穫頗豐,零售沒少賣,還通過對接聯繫一家天津企業,正在洽談把東北小米銷售到京津唐一帶。
哈市農業委員會綠色辦公室的徐健説,綠色是現代生活的時尚方式,更是老百姓對健康生活的追求。為了讓老百姓餐桌無公害、食物綠色、身體更健康,哈爾濱農博會搭建了展農業成果、購綠色食品、謀合作發展、賞農博盛會的大型平臺。“科技”和“綠色”唱響農博會。
今年的農博會匯聚了巨大的資訊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為哈爾濱的農業發展在産品、技術、生産、行銷等諸方面搭建起巨大平臺,眾多産品找到了代理商,諸多項目尋覓到了合作夥伴,這將進一步促進哈市農業資源優化配置,增強綜合競爭力。
今年農博會五天簽約額達114億元,簽約項目251項。
農博會是一個産銷對接的平臺,通過合作達到共贏。農博會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在與韓國展商和臺灣展商的交流中,我們一些企業發現,平常腦中的農産品概念與人家的概唸有很大區別,因為他們農業的深加工水準非常高,可能從外觀上看,我們想不到它和農産品有什麼關係,但其實它就是取自天然的農作物、穀物和植物,通過深加工産生的這些産品。
通過哈爾濱和臺灣的合作,可以把哈爾濱的資源優勢變成臺灣的加工優勢。許多臺灣客商表示,“目前臺灣生産的食品,70%的原料都來源於大陸地區特別是黑龍江省,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在這裡辦廠呢?這樣既減少了原材料運輸成本,也擴大了臺灣食品的銷路。”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一年臺灣地區食品企業出口銷售65億美元,其中49%都銷往大陸。這次農博會,哈爾濱市投資促進局還精心安排臺灣客商分別考察了延壽、五常、尚志、依蘭、阿城、香坊、哈經開區、利民開發區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對接。
目前,已有34家臺灣企業找到了代理商,簽約額達2.3億元人民幣,涉及金門高粱酒、生物科技、食品等22個品種。臺灣金門無為堂酒業有限公司、元寶齋食品有限公司、宜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都在與客戶深入洽談,準備在哈投資建廠。臺灣新天地餐飲有限公司還要在哈爾濱辦一家大型的餐飲企業,目前正在洽談中。
寒地黑土集團黨委書記卜青山説,當前,哈爾濱的農業産品發展剛剛起步,大多數地域性的中小企業根據資源特點發展起來,還處於只賣産品,延伸服務差一些,缺少産品差異性,在市場競爭中實力還較弱。但只要找對企業的“魂”,沿著這個方向發展,一定會有更廣闊的空間。(王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