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在北京看臺灣文創精品
展會上,形似枯樹的陶器引來參觀者熱烈討論。
“我們要把內涵的臺北、印象的臺北,搬到第七屆北京文博會,讓參觀民眾在北京就體驗臺北的美好。”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20日在北京表示。當天,臺灣文創精品館在北京文博會上舉行開館儀式。
在北京逛臺北小巷
相比其他展區到處可見炫目的顯示屏和新奇的機器,臺灣館顯得安靜低調,不過細品之下,不乏令人會心一笑的細節,一如臺北狹窄的巷弄,樸實無華,卻常會一頭撞見靜謐的小書店,或者遇到獨具匠心的設計小店。
瓷器、琉璃、木雕是此次展會的主要內容,但每件展品總有那麼一點與眾不同的地方。名為琉晶歲月的展商,展出的是巨大的透明晶體,湖藍、茶褐的晶塊或雕成佛頭,或在內部紋出晶瑩剔透的樹,看起來很適合做室內裝潢。老闆介紹,琉晶其實是玻璃窯中燒剩下的材料,每塊琉晶經數十年反覆燒煉,才會形成通透無瑕的質地。
康昀公司的展位上,幾墩古拙的枯木引來眾多參觀者嘖嘖稱奇,因為那其實是陶器,無論手感外形都可亂真,似乎將戈壁風吹日蝕的時光感直接帶進了這片空間。
埔裏造紙公司,出售的是各色“美術紙卷”,只需按説明對這些紙卷推捏粘合,就會變成圓胖可愛的紙人、熊貓、長頸鹿和各種小模型。一個瓷器展位禁止拍照,因為他們的造型是“不傳之秘”,瓷盤瓷碗薄如蟬翼,形作金魚、荷葉、蘭花,給人以吳帶當風的動感。
兩岸文創雙向對話
本次展會以“臺北的生活十講”為主題,按臺北地名分作“西門紅樓,創意拾玩區”、“文創天母,創意生活區”等10個區, 並策劃“天境人間”主題專區,寓意“天上再好,不及臺北的生活美好”。
臺北是個溫潤細膩的城市,初到臺北的遊客可能會看到臺北的“舊”、臺北的“不驚艷”,但多呆兩天,就會看到臺北的魅力原來隱藏在不經意的街頭轉角中。文化創意與庶民生活的精彩對話,是臺北文化味的源泉。臺灣文化創意精品館裏,多的就是可以給生活添情趣加溫馨的小小創意,傳達出臺灣文創對“人”的關懷。
兩岸文創業也借此機會雙向對話。為期4天的展覽中,主辦方將舉辦“兩岸文創産業商機洽談會”;展館內還將設置“兩岸文創産業人才服務基地”公共服務展位,為臺灣參展業者和臺灣文創人才提供諮詢和合作服務。
2007年,北京文博會首次設置“臺北主題館”。6年來,最初的“臺北館”不僅已經升級為“臺灣文創精品館”,展覽面積也隨之擴大3倍,參展廠商更增長了10倍。截至2011年,文博會中臺灣展館的簽約意向合作金額已累計超過4億元人民幣。(記者 王平文/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