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精彩推薦

北京臺灣小吃街臺商:展臺灣微笑 繪兩岸藍圖

2012-10-08 08:00     來源:中新網     編輯:王思羽

  十一長假,北京各旅遊景點人山人海,故宮等地創下日遊客量歷史紀錄。前門步行街亦是人頭攢動,洶湧的人流像潮水般充滿商鋪。

  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在步行街深處的臺灣文化商務區裏,身處地下一層的臺灣小吃街內,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熙熙攘攘。明亮的紅色燈籠照耀下,帶有大陸各地腔調的各種點菜聲中,夾雜著純正的閩南語吆喝聲,讓白天的小吃街已有了夜市的感覺。 

  “真好吃的臺中肉圓,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臺中肉圓店老闆張佑誠用閩南話微笑地招攬著遊客。來自臺中的他是華聚興盛兩岸餐飲公司協理,今年1月開始常駐北京,負責協助管理小吃街。談起這裡的發展,他頗有感慨。

  2010年,同樣來自臺中的中華海峽兩岸經濟貿易促進會理事長江永雄在北京成立華聚興盛兩岸餐飲公司,向大陸天和公司取得前門臺灣小吃街15年承租權後,華聚公司開始招攬臺商來此經營。

  2011年1月,臺灣小吃街開街後迎來了大量人潮,特別是每逢節假日,來此品嘗小吃的人摩肩接踵。

  然而,今年2月,小吃街傳出部分臺商與店舖出租人産生糾紛而一度停業,外界眾説紛紜,有些臺灣媒體一度猜測是“臺商‘吃’臺商”。4月,經有關方面協調後,糾紛悄然解決,部分臺商撤離小吃街,一些新面孔入駐。但將近半年來,小吃街的人氣已不像剛開街時那麼高。

  從曾經的門庭若市,到一度的門可羅雀,有臺灣媒體直呼,“大陸的13條臺灣小吃街已全軍覆沒”。

  “有的臺商並不了解大陸的法律,不明白經營小吃除了繳衛生費外,還要納有關的稅。他們以為是有人在亂收費,由此産生的誤解和糾紛,給小吃街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張佑誠説,他和其他小吃經營者正在努力找回失去的顧客。

  “好的服務品質是吸引顧客的重要條件。曾經,有些員工上班時無精打精,對顧客不太熱情。一些顧客覺得很受冷落,不消費就離去。而臺灣的餐飲業一向以服務品質高著稱,臺灣的微笑服務,在大陸也應該做到。”

  為改善服務水準,今年7月開始,張佑誠自發在小吃街開設培訓班。除節假日外,每週一至週五下午兩點半至四點半,由他親自為員工授課,除教授廚藝、簡單的閩南語外,還上《弟子規》。

  “小吃街這條船怎麼走,與每位員工的表現息息相關。公司發給員工的薪水,可能無法滿足他們以後的生活,但有好的觀念,可以改變他們以後的人生。”張佑誠説,培訓班上,他會為員工播放成功人士的“幸福講座”,包括“家和萬事興”、“健康飲食”、“孝順父母”等內容。

  在張佑誠的努力下,“現在員工會帶著微笑向遊客介紹小吃了,顧客又慢慢多了起來。這次十一長假,遊客多得讓員工‘有夠忙的’。”

  張佑誠表示,每道小吃背後都有故事,都可以和文創業相聯繫。在北京經營小吃街只是一個方面,希望通過小吃把臺灣的文創業也帶到大陸,並進一步把兩岸互動的平臺做大。

  近年來,大陸舉辦的臺灣商品展銷活動很多,僅北京就有臺灣精品展、臺灣農産品展、臺灣旅遊推薦會等。

  “雖然展銷會很多,單次活動也常能簽下大額訂單,但這些都只是零散的。希望臺商能團結起來,由‘點’形成‘面’,以臺灣街為平臺,逐漸做大做好這個盤,讓臺灣各地的人都能過來設立辦事處,各縣市把自己的觀光旅遊、農産品、醫療、教育等帶到北京,每個月主打一個城市,各城市輪流坐莊。”

  張佑誠表示,到那時候,購買臺灣商品就會更加容易。“這既有利於大陸民眾,對臺商乃至臺灣基層民眾,也有幫助,是雙贏的選擇。”

  張佑誠認為,“兩岸都在致力於改善民生,都要‘打造歷史’,只要兩岸達成共識,這個宏偉藍圖是有希望實現的。”(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