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中原漸成臺商“淘金”熱土
中新社邯鄲9月27日電 (黃芳 馬繼前)隨著大陸沿海地區人力、土地、財稅紅利逐漸弱化,臺商開啟第四次“遷徙”,到中原地區以求發展。
25日至27日,第三屆兩岸中小企業合作發展論壇在河北磁縣舉行,來自傳統製造業、農産及食品加工、高新科技、電子、資訊、金融、教育訓練、休閒服務、環保工程等9大類148家企業代表及兩岸知名專家、學者與會。本屆主題為“經略中原戰略”,而“得中原者得天下”成為與會者的口頭禪。
自改革開放至今,臺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發軔,轉戰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勾勒出一條自南往北的“淘金”路線,而經濟成本的考量成為其遷徙的最初動力。
資料顯示,在1996至2007年期間,55%的大陸臺商聚集于長三角地區。然而,數年之後,這一地區遭遇當年珠三角同樣命運。以臺商雲集的江蘇昆山為例,“兩免三減半”的稅賦優惠如今已逾期,增值稅接近19%,企業所得稅達到25%。加之人力、原材料成本上升,融資困難,這些讓臺商的目光開始投向其他具有比較優勢的地方。
“中原地區四通八達,佔盡區位優勢;此外,中國“十二五”規劃中擴大內需、産業結構調整及加速城鎮化進程、區域平衡發展的目標都為臺商帶來發展商機,其中內陸地區廣大的市場是最具吸引力的。”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表示。
官方統計,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51.3%,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而相關預計顯示,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5%左右,約有8.5億人將生活在城市,這其中將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而此過程中,城鎮化程度相對較低的中原地區增長空間更大。
與此同時,2011年9月,涉及河南省全部及周邊6省部分區域的中原經濟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前,同樣位居中原的冀中南地區被列為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
政策利好促使臺商“聞風而動”。據臺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調查,自2010年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以來,分別有48%和50%的大陸臺企拓展華北和華中市場;在以上兩地區,共計48%的臺企兩年間擴大其投資份額。
臺灣知名瓷器公司法藍瓷的總裁陳立恒對中新社記者説,在資金供應、成熟工人和基本勞動力以及經濟成本的考慮外,他更看重的是對當地的文化資源與發展環境。“遙遠的地方有更大的市場,意在探索。”他的公司本月23日剛斥資1.56億人民幣在河北邯鄲磁縣動工建設一家研發中心,而當地曾是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産地。
據臺灣電電公會2009年發佈的《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在其調查的93個城市中,環渤海經濟區(天津濱海、北京亦莊、大連和青島)被列入極力推薦等級,而其輻射的內陸腹地亦成為臺商佈局的“新大陸”。
當前的“新大陸”是否會成下一個紅利殆盡的雞肋?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認為,兩岸通過共同規劃大型項目,投資開發,以合資、合作的方式在環保節能、文化創意、生物科技等新興産業方面深度合作,才是永續發展之道。
不過,在臺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恒看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適應臺商的生活環境、完善融資、人才供給與培訓等仍是中原地區今後需努力的方向。(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