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精彩推薦

廈門臺灣商品免稅區助臺商脫胎換骨

2012-05-16 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臺灣商品免稅區,怎麼能沒有臺灣人經營?”

  正是這一信念,讓廈門大嶝小鎮臺灣免稅公園內的聖瑪丁食品店老闆蔡連丁10年如一日堅持紮根廈門。

  “10年前到廈門時,一切真的很困難,我們一家人還一度以打漁為生。”現為廈門市兩岸小額貿易商會副會長的蔡連丁,10年前和40多位臺胞一起到廈門打拼。如今,這“第一批到廈門的臺商”僅剩他一家人。

  由國臺辦新聞局和中國記協臺港澳部聯合主辦的“兩岸記者海西行”聯合採訪團近日來到廈門“大嶝小鎮”——大陸唯一的臺灣商品免稅區進行採訪時,蔡連丁向記者作上述表示。

  初到廈門時,蔡連丁曾嘗試經營臺灣電器,但由於運費和租金成本等問題,他的商品價格普遍高於廈門本地同類商品,營業收入並不理想。

  “10年來我們經歷了很多事情,很多臺商堅持不了選擇回臺”,“但臺灣商品免稅區,怎能沒有臺灣人經營?”蔡連丁強調説。

  “這些年大陸為臺商陸續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連這裡的硬體設施也有很大的改善,現在銷售業績已有所好轉。”與10年前相比,蔡連丁的企業已脫胎換骨。

  廈門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于1998年5月由國家有關機關批准設立,1999年開始營運,2010年5月擴建,2011年9月6日擴建啟動項目——臺灣免稅公園開業。

  “免稅公園開業後的第一季度,聖瑪丁店的銷售額比以往在舊貿易市場同期銷售額增加了30%至40%。”蔡連丁説,由於從臺灣大量採購商品,現在免稅區裏飲料和罐頭等食品的價格甚至低於臺灣的銷售價格,“這提升了臺灣商品在大陸的競爭力。”

  記者在公園內看到,臺灣食品店的建築為方樓,而圓樓則為臺灣精品店,這些建築融合了閩南宅院、閩西土樓和臺灣街屋、戲臺等元素。據介紹,此種建築風格蘊含了“方圓對話、兩岸和合”之意。

  除銷售臺灣休閒食品、飲品、調味品及茶葉,園區內的臺灣精品館還有大陸唯一一家銷售臺北故宮博物院紀念品的總代理店,以及臺灣化粧品及創意産品。作為臺灣商品低成本進入大陸市場的便捷通道和集散中心,該區正在成為海峽西岸的旅遊購物新天地。

  據介紹,國家賦予了大嶝小鎮全國唯一專門惠及臺灣廠商的免稅政策,即原産地臺灣的糧油食品、土産畜産、紡織服裝、工藝品、輕工業品、醫藥品等六大類商品進入大嶝小鎮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海關代徵稅。

  據大嶝小鎮的投資公司廈門象嶼集團運營中心總經理吳晟介紹,目前大嶝小鎮共有註冊商行200多家,其中臺商超過40%。他稱,今年大嶝小鎮預計進口臺灣商品6000萬美元,吸引遊客超過200萬。

  吳晟説,隨著《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實施,大嶝小鎮的建設將進一步加快,其中海西名品城、海關文化創意園、産業博物館等項目的招商及建設正全速推進,大嶝小鎮將成為具有對臺特色的大型購物旅遊綜合體,在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深化兩岸民間交流中發揮更加獨特的作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