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劉竹承:慈善路上不止步
2月2日,窗外寒風刺骨,濰坊齊魯飯店的三樓多功能廳卻暖意融融。在濰臺商劉竹承先生再度奉獻愛心,給予到場的56名學子資助。據了解,來自臺灣的商人劉竹承在大陸16年期間廣施善舉,資助了159名學子,資助金額近600萬元。
又一次愛的聚會,發放資助款達22萬
每年的寒假暑假都是劉竹承和孩子們聚會,向他們發放助學金,同時也是孩子們有機會看望問候“劉爸爸”的日子。記者了解到,當天劉竹承給孩子們發放的各類資助款達22萬。
據了解,劉竹承先生和他資助的學生組成了一個特殊大家庭,這個大家庭每年都要相聚兩次,在這個大家庭裏,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呼劉竹承先生為“劉爸爸”。記者在現場看到,孩子們都爭相圍著“劉爸爸”面前噓寒問暖,而劉竹承也熱情的詢問他們每個人的近況。他總是不忘和孩子們説“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將來好回報社會。”
今年被中國科技大保送讀研的夏立軍是壽光的一名學生。他告訴記者,上初中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在家靠幾畝薄田艱辛度日,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難。後來,“劉爸爸”得知他的情況後,就承諾資助他繼續好好讀書。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劉爸爸”的資助,他高中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被學校保送到中國科技大就讀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今年又被學校保送讀研。他説,沒有劉爸爸的資助,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因此,他一定要繼續努力,爭取最好的成績回報劉爸爸。
記者採訪得知,現場還有好幾位學生就是在他的資助下考上了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其中王志偉等五名同學,分別被保送至清華大學、南京航空航太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讀研。
對別人大方,對自己吝嗇
據了解,劉竹承出生在臺灣新竹農村,特殊的童年經歷,讓劉竹承很早就體會到了苦難與幫扶的內涵。劉竹承從小寄養在舅舅家。七八歲時的記憶,到現在也忘不了,“我最怕過年。別的小孩都有壓歲錢,獨我沒有。我站在墻角,偷偷地看,沒人發給我。”上學時他常受老師和同學父母的接濟,有初中同學悄悄在他的飯盒裏放了一塊肉,成為他記憶中永遠的溫暖。這個從未得到過壓歲錢的孩子,暗暗發誓:“等我長大了,事業稍有成功,我就要回報社會。”
1997年,劉竹承來到濰坊,臨沂等地投資經商,從事飼料生産、雞鴨養殖、食品加工、羽絨加工等相關産業。
在逆境中長大的劉竹承,事業發展迅猛,但他依然著裝樸素,過著節儉的生活。他奉行“四不”原則:從不抽煙,從不喝酒,從不上夜總會,從不坐飛機。另外,他在生活中也十分節儉,每次外出吃飯,他都不忘叮囑隨行人員將剩下的飯菜打包,就連平時喝剩的半瓶礦泉水都不捨得扔掉。而當他面對需要扶助的孩子,出手總是那麼大方。除了捐助學生外,他還捐助100多位孤寡老人,近600萬元的幫膚不是個小數目,然而他卻説:“錢不重要,孩子們的成長和學習成果,是對我最大的慰藉。”
薪火相傳,慈善路上不止步
只要那些孩子們在場,每當鏡頭要指向劉竹承時,他總會將那幾個孩子推到自己前面,説記者們應該好好宣傳他們才是。隨後他還會向記者侃侃而談他資助的這些孩子是多麼懂事,多麼優秀。這些孩子裏,最讓劉竹承感動和欣慰的是就讀與清華大學學習物理工程專業的王志偉。
據介紹,王志偉是念高中時,父親得了腰椎間盤突出,幹不了活,家裏的生活就靠母親一個人艱難維持。劉竹承得知王志偉的遭遇後,就主動找到了學校,安慰王志偉放下一切家裏的負擔,他會資助王志偉順利完成學業。
到了高三的暑假,王志偉突然告訴“劉爸爸”,自己在學校勤工儉學,加上學校的獎學金,可以自力更生了,請求“爸爸”停止對自己的資助,把每年近萬元的愛心款用在更需要幫助的孩子身上。每當説這裡,劉竹承臉上都露出很燦爛的笑容。他説,他打心裏高興,因為孩子懂得感恩,領會了慈善的精髓,懂得將愛散播出去。“我需要的不是孩子們對我的任何回報,希望他們能繼承大愛精神,薪火相傳,回報和感恩于社會。”
當初,劉竹承給自己定下捐助100個人的目標名額,如今,他的目標一直不斷刷新,但是他不願止步,他説:“我會一直做下去,做到老,做到沒辦法做為止”,慈善的力量,讓記者在這位年近七旬的善良老人臉上看出,他對慈善事業的堅定和信念。(記者 王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