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11月轉口量成長8%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兩岸海運直航15日滿週年,航商將原在大陸港口的轉口貨拉回臺灣轉机,這也讓高雄港的轉口量在11月首度成長8%,充分顯示直航穩住高雄港轉運的功能,並提升港口競爭力,可望進一步發展高雄港成為物流發貨中心。
去年12月15日海運直航,兩岸展開歷史新頁,船舶不用再彎靠第三地,兩岸航商在兩岸登記的船舶,可進行客貨運輸;以兩岸資本並在香港登記的船舶,以及目前已經從事境外航運中心、兩岸三地航線、砂石運輸的兩岸資本權宜船,都可行駛兩岸。
雖然今天正值兩岸海運直航滿週年,兩岸並未特別舉辦慶祝活動。但據統計,兩岸參與的船公司從直航前約十四、五家,現已超過20家。臺當局“交通部”統計,截至11月30日臺灣許可直航,且目前仍參與經營兩岸海運客貨業務,共計161艘船舶,其中臺灣籍28艘、大陸籍54艘、實際進出港船舶10533艘次。
“交通部”表示,今年1至9月,基隆港兩岸貨量有20萬TEU(20呎標準櫃),臺中港18萬TEU,高雄港70萬TEU,總量109萬TEU,其中高雄港直航轉口貨櫃佔57%,強化了高雄港作為轉口樞紐港的位置。
高雄港務局官員説,直航後高雄港的轉口量逐漸回升,島內航商將原本在大陸轉口的貨櫃,拉回高雄港轉机,與去年同期相比,11月成長率首度轉正,成長8%,也使今年1至11月的衰退率減緩,降幅縮小為10%。
官員指出,港口航線愈密集,可以使轉口量提升,提升港口競爭力外,臺灣也可以進一步發展物流發貨中心,使臺商整合兩岸産業的垂直分工,節省成本等,面板、塑膠、石化及紡織産業等都可受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