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子女教育

旺報:勿陷入開放陸生為商機迷思

2009-10-29 08: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蕾

  中新網10月28日電 臺灣《旺報》28日刊文《陸生帶來商機的迷思》説,臺灣教育部門正規劃明年9月起大陸學生能到臺升學。兩岸年輕人多接觸是好事,不過臺灣內部其中有些迷思亟待厘清,尤其是基於産業效益而主張陸生到臺。臺灣在少子化趨勢下,預估十來年後大學招生缺額將達7萬,寄希望於大陸內地生源,這很可理解。不過,在政策制定和執行步驟上,宜妥善規劃,以免緣木求魚。

  文章摘編如下:

  這陣子,首批大陸內地大專生來臺交換學習,“教育部”也正規劃明年9月起,大陸學生能來臺升學。兩岸年輕人多接觸,這是好事。不過,其中有些迷思,亟待厘清,尤其是基於産業效益而主張陸生來臺,這事誤解尤大。

  臺灣有人初步估算,一名大學生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若以10萬元(新台幣,下同)計,開放1萬個名額,就可創造10億台幣的商機。開放的名額越多,創造的效益越大,以此作為主張開放陸生來臺的主要依據。

  這個論據,有香港的大學在大陸招生的經驗背書。例如,香港有些大學單獨為大陸學生開碩士專班,學制一年;有的研究所一年招生350人,每人學費10萬港幣(尚不包括食宿等生活開銷),該所一年在這方面的收入為3500萬港幣,扣除開支,換算成台幣,利潤以億元起跳。一個研究所能創造的效益已經如此,更別提整個高等教育在大陸業務方面的盈餘了。更重要的是,這類的碩士專班開辦5、6年來,每年報名的人數不斷增長,大陸能出得起錢的“客戶”還真不少。

  援引香港經驗,臺灣若干人士對於臺灣開放陸生來臺,抱有樂觀估計。一年商機以百億起跳,還有人説,只要百分之一的大陸高中生來,臺灣各大學就擠爆了。

  但是,情況絕非如此單純。臺灣開放陸生來臺,應不會有類似香港般的盛況。原因有三:1、香港英語授課,整體環境又有國際化的氛圍,而臺灣較難提供。2、陸生在香港畢業後,能留在香港工作,而臺灣不允許。3、陸生在港期間,就可領到香港臨時身份證,再工作幾年,換為永久身份證,即可取得香港旅行證件,全世界免簽到處走。臺灣的旅行證件,沒這方面的優勢。

  臺灣許多大學近年赴大陸交流,得到的印像是,大陸學生對來臺灣相當感興趣。近年,一些大學個別和大陸高校進行短期交換生合作,陸生申請踴躍。這些都是事實,也都會讓臺灣一些大學以為臺灣開放陸生就學,真會應接不暇。

  但細究實情,來臺觀光和短期交換是一回事,來臺灣待四年是另一回事。大陸知名大學的學生,畢業前即可能得到全球500強提供的工作機會,這些學生來到臺灣,為未來就業蒙上一層不可知的陰影,還會躍躍欲試嗎?大陸經濟條件寬裕的學生家長,能把子弟送往歐美澳加唸書的,會把臺灣各大學列在參考名單裏嗎?歸根究底,臺灣的大學推動招收陸生政策時,最好先厘清一點:在大陸居民心目中,“臺灣”和“臺灣的大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臺灣在少子化的趨勢下,預估十來年後,大學招生缺額將達7萬,約有60所大學招生不足面臨關校困境。在這環境下,島內的大學寄希望於大陸內地生源,這是很可以理解的。不過,在政策制定和執行步驟上,宜妥善規劃,以免緣木求魚。(王旭)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