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乾隆”揭幕 兩岸故宮深化文化藝術交流
由北京故宮典藏的《清人畫弘歷採芝圖軸》,民眾可在“十全乾隆”特展中欣賞到。(臺北故宮提供)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道,由臺北故宮推出的大展“十全乾隆”8日起登場,商借45件文物的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特地赴臺,強調雖非首度與臺北故宮合作,“卻是借展文物最多的一次。”,並認為,“臺北故宮擁有良好的創意思考,值得我們學習。”
他指出,兩岸故宮攜手合作可望創造1+1>2的優勢,從文物典藏、人才技術、商品研發等方面,兩院持續深化文化藝術交流。
配合“十全乾隆”特展,臺北故宮同時也推出“乾隆潮──新媒體藝術展”,以多媒體互動為主軸,邀請來自服裝、攝影、音樂等領域的創作者,使用創意手法詮釋乾隆皇帝的美學。跳脫數字展覽作為輔助性的角色,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説,“乾隆潮──新媒體藝術展”,是臺北故宮首次推出且具完整性的數字展覽。
2015年兩院慶祝90週年慶時,北京故宮預計對外公開3處數字展示館,雖然臺北故宮文物至對岸展覽的問題,仍然無解,不過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數字合作可以提前展開,並預告“乾隆潮──新媒體藝術展”未來會在北京故宮展出。
“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集結兩岸故宮共219件文物,從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品味鑒賞以及匯整編目等方面,系統性介紹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其“十美”的藝術人生。
特展分為三大單元:“品味養成”、“鑒藏製作”與“生活藝術”。乾隆皇帝12歲時,每日臨摹古人的書帖,看見祖父康熙的書法字充滿氣韻,便把他視為學習楷模的對象。策展人余佩瑾表示,乾隆皇帝成熟之後的書法字體,其實與康熙有幾分相似;“鑒藏製作”單元,則可以窺見乾隆皇帝將宮中所藏的文物與經典,進行整理彙編,“《四庫全書》便是一例,至今仍對學術界充滿影響力。”乾隆皇帝在位60年,曾有6次巡視江南的經歷。圓明園遺址便可發現,乾隆皇帝加入江南的建築元素,可見生活對他的藝術影響。“十全乾隆”特展展期至2014年1月7日,在臺北故宮展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