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美食娛樂

港臺童星成名背後的困惑

2011-09-02 10:4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程冉

  吳澋滔(人民網 徐蕾 攝)

  超負荷工作不能承受

  在香港和臺灣,有許多熟悉的童星面孔,拍廣告,演電影,代言活動常常滿檔。

  在香港,今年14歲的吳澋滔被稱為“雙料男配角童星”。9歲時,他在2006年電影《父子》中飾演郭富城之子,同年底獲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翌年2007年在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再下一城,獲最佳新人獎及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成名後的吳澋滔似乎並不喜歡做明星。他10歲時在出席某童裝代言活動時,面對媒體非常緊張,以至於現場哭了起來。有記者問他,“你現在會不會感覺很辛苦啊?”一臉倦容的吳澋滔回答“是。”有記者問他想不想再演戲時,吳澋滔搖搖頭,老半天才蹦出一句話説自己長大想做個網球手。

  再看臺灣,小小彬可謂現今臺灣童星的代表。

  小小彬的爸爸小彬彬,小時是臺灣知名的童星,曾參演《星星知我心》等劇。2007年出道的小小彬近年來身價也一路暴漲,片酬從剛出道時一集5000元(新台幣,下同)調為近3萬元,一個月有20萬收入,更有不少廣告商找到府。

  超負荷的勞動讓小小彬“不能承受之重”。2010年,他在某次活動中崩潰得哭出來。臺灣勞工部門介入關注,制定“小小彬條款”:以後未滿15歲的孩子工作需先向勞工部門報備,違者將重罰。

  學業與演戲相衝突,是童星們無法回避的問題。最近演出《夜市人生》爆紅的臺灣童星劉羽謙,由於學校在臺中,為了趕戲常請假,曾創下40多天沒到學校上課的紀錄,校方建議他乾脆轉學。

  心理落差不能回避

  記者在臺灣駐點期間,參加活動中竟然兩次遇到小小彬的弟弟迷你彬。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京華城舉行的一次某電視臺兒童頻道的開播活動中,記者看到迷你彬有些疲憊、有些生硬又要努力配合大人表演的樣子,十分辛苦。而一次,迷你彬爸爸在訪談中説的一句話更讓記者唏噓:“迷你彬會嫉妒哥哥小小彬比他紅,所以我會多照顧弟弟一些。”小小年紀,孩子就有了“紅不紅”的攀比觀念,讓人感慨。

  張愛玲説過,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在吃青春飯的娛樂圈似乎更是定律。在香港和臺灣,出現過許多童星,李小龍、馮寶寶都是童星出身,他們是幸運的,星途一路順暢。但是有更多的童星被人們無情地遺忘,從明星無奈回歸到普通人身份。

  小小彬的父親小彬彬儘管童年風光無限,但是長大後十分平淡,鮮有作品問世,現在全力支援兩個兒子進入娛樂圈。親身經歷了從風光到平淡的心理落差,不知他是否想過,自己的兒子今後是否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不止小小彬的父親,很多家長似乎也在回避這個問題。臺灣7歲的愛子和9歲的兆弦,因參加臺灣“早安少女”選拔而進入娛樂圈,以“大小姐”作為團體名稱在去年9月發行了第一張專輯。她們發跡于比賽的躥起,更加帶動了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參加比賽的積極性。

  小小年紀就要融進大人的世界,融入商業活動的生意規則,獲得金錢報酬的同時卻是付出童年快樂的代價。有家長表示,孩子做童星,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寶貴經歷,是一種鍛鍊。其實,把握孩子成長中“快樂”與“鍛鍊”的比重,是家長們更要去思考的問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