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臺灣獼猴説話簡潔悅耳
根據研究指出,猴子們談話時傾向保持簡潔。
新華網消息 臺聯合報援引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一項新研究指出,猴子們談話時傾向保持簡潔。
科學家發現,住在高雄壽山的臺灣獼猴發出簡短聲訊的比率遠高於冗長髮音。
人類也是:我們最常用的單字,如“一個”、“的”、“這個”,發音都相當簡短。
研究團隊在“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期刊寫道,人類與猴子都有這項發聲特質,這個事實對人類語言的起源頗有啟發。
詞語長度與使用頻率之間的關係,被稱為“簡約法則”(law of brevity)。
研究報告作者、英國森普博士説:“簡約法則説明,我們經常使用的詞語都很簡短,很少使用的詞語則很長。如果我們經常使用的詞語很長的話,對話就會永無止盡。”
為了驗證簡約法則是否適用於動物王國的其他語言,研究人員觀察居住于高雄壽山的臺灣獼猴。
這些靈長類動物能發出35種不同叫聲,雖然目前未能判定這些叫聲的確切意義,但研究人員仍研究各種叫聲長度與使用頻率間的關係。
森普博士説:“他們最常發出的叫聲,如問候語、呼嚕聲與咕咕聲,都非常簡短。這是他們每天使用的言詞。他們讓這些叫聲保持簡短、悅耳。你很少聽到的叫聲,如尖叫與哀鳴聲,都非常長。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非人類的口語溝通上,發現這個現象。”
研究人員表示,獼猴發出簡短叫聲,不僅能節省時間與精力,也有助於避免引來掠食者的注意。
人類與獼猴的相似處,説明瞭我們的共同祖先發展語言時可能也遵循“簡約法則”,有助於了解人類現在的溝通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