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謹防發生“洗澡間事件”
寒冷的冬天,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是一件很愜意的事。但是,據報道每年都有近20%的高血壓患者及老人在洗澡時發生腦血管意外。洗澡,這件再平常不過的事,竟成了一些老人邁不過的“鬼門關”!其實意外的發生,問題並不在於洗澡本身,而是由於洗澡的方法不當。
“餓”和“飽”都不宜洗澡
空腹時不要洗澡 洗澡過程中,身體會消耗很多熱量(人的體溫升高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老年人能量儲存較年輕人少,洗澡時容易因血糖過低而發生低血糖性休克。所以,無論多急,老人都切記不要空腹洗澡,更不能在發燒或體溫較高時洗澡,以免發生意外。
飯後不要立即洗澡 飯後,人體要從全身調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腸幫助消化,心臟等器官供血不足,此時洗澡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飯後立即洗澡,還會因體溫升高,熱量刺激使皮膚血管擴張,胃腸道中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妨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胃腸道疾病。
做好洗澡前準備工作
浴室和換衣服的地方溫度不能太低。如果環境溫度的落差較大,血壓會驟然升降,增大高血壓病患者發生意外的幾率。所以,入浴前後,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如提前幾分鐘打開浴霸,或打開熱水,待浴室溫暖後再進行沐浴。
洗澡時主要注意事項
水溫不宜過熱 冬天,許多人喜歡用很燙的水洗澡,以為這樣可以避免著涼,其實不然。當人一下子進入熱水中,會反射性引起心跳驟然加快,血壓在短時間內升高,但隨後由於全身皮膚和皮下血管擴張,血壓又會逐漸下降甚至降到低於洗澡前的水準,並且大量的血液滯留在外周血管,使得大腦和心臟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減少。這種血液分佈的改變,可能引起血壓大幅度升降,對高血壓患者或其他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説,都是極其危險的。同時,如果水溫在45℃以上,因為超過了人體的溫度,使人體熱量不易散發,也容易發生虛脫。另外,水溫過高還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一般來説,洗澡水溫略高於人體體溫較好,一般以37℃~41℃為宜。
時間不宜過長 自來水通常都是用氯來消毒,長時間用含余氯的水洗澡,會刺激呼吸道,引起疾病。另外,洗澡時間過長或在水中久泡,皮膚毛細血管擴張,頭部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易導致大腦暫時性缺血,嚴重時可暈倒。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在熱水中久泡,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誘發缺血性中風,嚴重者還有可能因心律失常而猝死。所以,中老年人泡澡時間最好控制在半小時以內,淋浴10~15分鐘即可,洗澡後還應注意休息半小時後再進行其他活動。
溫馨提示:
洗澡前後各喝一杯水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老人冬天洗澡時,不要鎖死浴室的門,洗澡時最好家裏有人,一旦出現問題能及時請求幫助。可以在洗澡前喝1杯熱水,補充全身血液容量,洗完再喝1杯溫水、溫豆漿等熱飲,及時補充流失水分;走出浴室前一定要穿好衣服、鞋帽,以防感冒。患高血壓的老人冬天洗澡一定要注意防滑。如果浴室地板比較滑,最好讓人攙扶到浴室,坐著進行洗浴,洗完後也要有人幫著穿衣,攙扶著離開浴室,以防摔倒引起外傷。此外,有嚴重高血壓病的老人浴前可以預防性服藥,以防洗澡中出現意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