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和孫科
本文摘自:《大結局:39位民國大佬的後半生》,作者:葉健君,出版:東方出版社
孫科(1891—1973),字哲生,廣東中山人,孫中山獨子。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文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任第一任廣州市長,1923年、1926年兩次再任廣州市長,1931年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長,1932年任立法院長,主張速行憲政聯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1949年辭職旅居香港、法國、美國等地,1965年任臺灣“總統府”高級咨議,1973年9月13日病逝于臺北。
孫科是孫中山的唯一子嗣,如同其父一樣,身後除了留下一些書籍和照片之外,沒有什麼遺産。他雖然在意識形態上與大陸相互對立,但其在民族存亡的最緊要的關頭還是堅持民族氣節,支援兩黨合作抗戰。同時在內戰期間及在臺期間,為人耿直,生活節儉。作為國民黨顯要,比較其他人揮金如土,腐朽奢侈,他是一個清廉的典型。
孫科夫婦初抵美國,先後寄居在自己兩個女兒家中,時間長達兩三年之久,其後則蟄居在洛杉磯郊區其次子治強的寓所。孫科不置家産,因此,到美國後,生活十分窘迫,有時為了節省開支,自己種菜、烹炊,這一點值得人們欽敬。這樣的生活,他度過了14個春秋。其能自甘淡泊的為人,在國民黨黨政要人之中當屬難能可貴。
人們仿佛淡忘了過去一般,把一個身為孫中山哲嗣而又屢居黨政要職的人如此淡忘了十多年,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以致後來孫科在海外生活困難,甚至有時去啃番薯,連新版的書籍都買不起,由此而可鑒人非其時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