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遭遇“30年最大缺藥潮”,原因何在?
新華社臺北4月12日電(記者尚昊、章利新)近期,除缺蛋困擾臺灣民眾生活外,缺藥問題也常常佔據島內媒體頭版。年初以來,抗生素、止痛藥、退燒藥等常用藥品持續短缺,直接影響島內百姓健康福祉。
缺蛋令人煩,缺藥要人命。為了拿藥治病,一些臺灣民眾一間接一間藥店詢問,但常常空手而歸。
以臺灣有上百萬名高血脂患者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立普妥為例,該藥從3月起缺貨至今,許多藥店要麼沒貨,要麼限量購買。“持處方箋就可以購買,但目前是處於缺貨狀態。”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一家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臺灣缺藥到底多嚴重?近期,坊間流出高達百種的缺藥名單。臺灣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指出,此次“缺藥潮”中,供貨量跟不上需求的藥品至少200種。“民眾處方箋中平均大概5種藥會缺1到2種,常缺藥很多是常用藥。”她説。
“30年最大缺藥潮”——臺灣各大媒體這樣形容此次藥物短缺的嚴重程度。據報道,此次“缺藥潮”起于2022年底的對乙酰氨基酚缺貨事件,緊接著,軟便劑氧化鎂、抗生素、降血脂等藥物也告短缺。
針對此次“缺藥潮”,民進黨當局聲稱全世界都缺藥,原料短缺、臨床需求增加、民眾用藥習慣改變等原因導致缺藥。但島內輿論認為,背後有複雜因素,但民進黨當局執政失能更使民生問題加劇惡化。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持續鼓動“抗中保臺”,升高兩岸對立對抗。臺灣制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東茂分析,2022年開始,當局防務主管部門開始向島內各大藥廠大量採購,以增加戰備藥物,採購藥品多達數百項,間接影響藥品正常供需。
有觀點認為,防務主管部門還要求業者供應藥品的有效期必須在8個月以上,引起各大醫院跟風,成為此次缺藥的主因。
民進黨當局過度削減藥品價格也是導致此次“缺藥潮”的關鍵因素之一。據了解,近年來為管控藥費支出,民進黨當局頻頻削減藥品價格,使得廠商沒有合理利潤進而缺乏生産積極性,甚至導致藥廠退出。
儘管缺藥潮已在全臺蔓延,為管控藥費支出,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3月初仍宣佈今年將調低約5500項藥品價格。
對此,島內藥師林士峰在社交媒體上直言,臺灣出現“缺藥潮”,藥價卻反而下跌,“這完全顛覆了經濟學概念”。更有媒體評論説,民進黨當局為管控藥費支出,藥價“砍到見骨”,“比糖果還便宜”。
為應對缺藥問題,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11日宣佈成立“藥品通報中心”,並公佈多項應對措施,希望穩定藥品供應。該部門稱,業者如發現可能缺藥,必須在6個月前提出通報,如沒有通報,將處以6萬至30萬元新台幣處罰。
然而,對於相關措施的有效性,島內輿論卻並不樂觀。臺灣“風傳媒”刊文指出,當局相關主管部門在規劃發展、解決問題時應“超前部署”,然而觀察最近的臺灣民生問題,不禁令人反思,究竟有哪些事真做到“超前部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從根本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更糟,缺蛋問題就是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