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青年“登陸”找未來

2017年04月05日 07:04:4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創業青年曾翊展在廈門“寶島夢工廠”內展示“青春板書”。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大陸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臺灣同胞來大陸發展事業提供了巨大市場和無窮潛力。”在近日國臺辦舉行的記者會上,當記者問及“臺灣一項調查顯示,受訪20至29歲年輕人中超過半數想到大陸來發展”時,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臺灣年輕人願意到大陸來發展,一點也不奇怪。這説明,海峽兩岸同胞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那麼,從臺灣青年的視角看,是什麼樣的因素使他們願意遠離家鄉,來到大陸打拼?記者採訪了幾位在大陸工作的臺灣青年,傾聽他們的心裏話。

  薪水更優福利好

  “在臺灣,一般大學生畢業都只能拿22k(2萬2新台幣,約合人民幣4500元),即便是像臺大這樣排名靠前的學校的碩士畢業生,很多人的起薪也就3萬元新台幣(約人民幣6000元)左右,而且很可能幾年內都不會漲。”談及年輕人在島內就業的情況,來自臺灣的鴻文這樣説。在他看來,大陸的薪水更有競爭力,是他們願意登陸發展的主要原因。

  與鴻文的看法類似,在河北廊坊富士康工作的臺籍員工博堯表示,如果在大陸的臺灣企業工作,臺灣青年來了以後不僅起薪比較高,比如本科生6000—7000元(人民幣,下同),碩士生8000—9000元,同時他們還可以享受外派津貼,一天在150—250元不等,一個月算下來基本都超過1萬元。“另外,我們這些臺灣籍員工2—3個月可以享受一次‘返臺假’,每次休息7到10天。這些待遇福利也是挺吸引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工作的。”

  除了會到臺資企業工作,一些臺灣年輕人也會選擇大陸企業或是跨國公司。在這些企業他們也許不會享受到外派津貼或返臺假,但總體薪水要比臺灣同行業的員工高出不少。比如鴻文告訴記者,他在大陸的銀行投行工作,這一行業的薪水要高出臺灣一倍左右,個別的可能是三倍。“因為大家的年薪基數都在幾十萬元,所以,即便高出一倍也都顯得很可觀。”

  此外,還在就讀博士學位的婉玲則提到,自己未來比較希望到高校任教。雖然大陸講師的起薪不會比臺灣高,但是大陸學校多,錄用機會也多,很多學校甚至還會給安家費、補助等等,總體算下來還是比臺灣多。

  晉陞容易成長快

  除了薪水上的差異,兩岸為臺灣年輕人提供的機遇和成長方面的差異也讓不少臺灣年輕人更有興趣登陸。曾在廣東深圳某科技公司工作的慧茹表示,自己兩年前到了大陸還是個職場新人,一切都在摸索中工作。但是兩年後因為公司要在貴州貴陽發展大數據業務,就派她去貴陽從事分公司組建工作並被委任為負責人。“這種節奏真的太快了,要是在臺灣,恐怕五年也不一定會往上挪一挪吧。”

  當記者與吳讚軒取得聯繫時,曾經在中國人民大學做過交換生的他正坐在從上海前往合肥的高鐵上。交流中讚軒談到,自己公司的總部在上海,但是隨著業務的拓展就需要他在蘇州、南京、合肥、徐州等城市之間來回奔波,了解實體店的建設情況及督促當地的員工培訓、考核,每天過得忙碌而充實。“假如在臺灣,許多企業的主管都是‘老人’,他們一般也不會放手讓年輕人去多接觸業務,拓展領域。但在大陸就不一樣,年輕人的參與空間很大,也很鍛鍊人。”

  而婉玲也從高校招聘教師的角度談到,臺灣高校的崗位有限,尤其是私立學校更是願意招聘有經驗的公立學校退休教師勝過招年輕人,因而臺灣的博士畢業生很少能有機會在高校任教。“但是大陸不一樣,高校眾多,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的高校,他們對臺灣博士生非常歡迎。”

  比較優勢展才幹

  問及在大陸工作的感受時,受訪的臺灣青年都不同程度提到,大陸的發展速度快、年輕人也很有闖勁,因此對他們也産生一定的壓力。不過,他們在有壓力和挑戰的同時也樂觀地表示,無論是在大陸的臺灣企業還是臺灣員工,大家身上也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

  “譬如説,臺灣在服務業領域就比較講究人性化服務,注重細節和受眾的感受。因此往往會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並買單。”婉玲表示,自己所熟悉的幼教業就是如此,臺灣的老師往往會對孩子説,你做得很不錯了,但如果再努力一點會更棒,而不會用“你怎麼這麼懶、這麼笨”之類的表述。這樣的優勢在舒適家居、醫療養老、殯葬等行業也都有所體現。

  而在文創、時尚設計等領域,來自臺灣的古芝則表示,臺灣在這些方面發展起步早,而多元發展的教育也讓臺灣年輕人更有天馬行空的思維,因此臺灣年輕人在這一領域也相對更有比較優勢。“大陸市場廣闊,各地都有不同的自然景觀、文化習俗,因此做文創或是其他設計就讓人有更多靈感迸發,去做時尚潮流與在地文化結合的創意或設計,這樣的工作有趣,也讓人很有成就感。”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