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大陸籍人士來臺買房有“五四三”的限制,13年下來只有181件。房地産業者分析,其中不少是大陸新住民所購置,臺灣房市擺脫不了“自己的樓房自己炒”特色。
根據“內政部”統計,陸資從2002年到2011年間取得臺灣不動産僅50件,2012年表現稍佳,取得34件,2013年達到高峰,全年共52件,去年陸資出手僅45件,13年來不過181件。
這181件房屋總價不過26億元(新台幣,下同)左右,即使去年房價達高峰,也不過8.2億元,平均一件僅1823萬元。
這181件以高雄市58件最多,臺中市35件次之,新北市27件排名第三,當初認為陸資首選的臺北市僅15件,甚至低於桃園縣的23件。住商不動産企研室主任徐佳馨指出,臺北市房價高,租金收益率低,對於個人或是中小企業並不一定合算。
徐佳馨分析,陸資買房在“五四三”的限制(貸款不超過五成、來臺停留不能超過四個月、三年以內不能移轉)下,以陸資身份買房太麻煩,賣方也因耗時耗力而影響售屋意願。
若從對象來看,現階段以陸資身份買房,多以個人或中小型公司為主,甚至不乏大陸來臺新住民購屋自住。若以全球投資佈局觀點來看,即使語言無障礙,又有土地永久所有權,但在法令限制嚴格、套利難度高、漲幅又有限的狀況下,陸資來臺投資也會慎思。
綜觀未來,徐佳馨認為,在法令還未鬆綁、臺灣房市漲幅有限下,進場陸資應以自用需求為主;若綜合“內政部”陸資與其他境外人士購屋的數量來看,臺灣房市擺脫不了“自己樓盤自己炒”格局,內部自有資金依舊扮演最重要角色。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