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一名高中男學生因青春痘問題到診所求診,但因服藥方式不正確,導致他食不下咽,甚至連喝水覺得痛,就醫才發現是食道潰瘍。
臺灣中國醫藥大學22日指出,這名高中男生因青春痘的問題到診所求診,於是診所醫生開了一些藥,其中包括1顆膠囊狀的抗生素,囑咐這名少年早晚各服用1次。
但少年因課業繁重,下課後還要補習,一直到睡前才想起要吃藥,又怕睡前喝太多水會睡不好,所以吃完藥後只喝了1、2口水就去睡覺,晚上睡到一半,他就覺得胸口悶不舒服,吃早餐時更是痛得吃不下飯,連喝水都覺得很痛。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胃腸科主任陳安琪指出,其實不是診所醫生亂開藥,是這名少年服藥的方式不對,而造成嚴重的食道潰瘍。
陳安琪説,這顆膠囊狀的抗生素是四環黴素或它的衍生物,因具極酸性,所以才會製成膠囊狀,希望它到腸胃裏才被釋放,減少服用後的不適。然而這名少年因為服藥時只喝了一點水,服完藥後又馬上躺下,導致膠囊卡在食道裏,藥物在中性的食道裏釋放後,使食道被酸蝕而産生潰瘍。
醫師表示,最常引起食道潰瘍的藥物就是四環黴素或它的衍生物,而膠囊劑型又比錠劑更易引起。因為膠囊容易卡在食道,黏著在食道壁上,造成大量的酸性藥粉直接和不耐酸的食道黏膜接觸,進而引起發炎、潰瘍,嚴重者甚至穿孔破裂,導致死亡。
陳安琪指出,食道潰瘍的診斷和治療都不困難,以胃鏡就能快速診斷,服用一些胃藥後症狀也能在幾天內改善。只是嚴重的潰瘍仍有危險性,也可能留下後遺症,醫學文獻上就曾有食道潰瘍引起大出血或食道穿孔等重症個案,也有些個案會留下食道狹窄的後遺症。
醫師也提醒,藥物引起的食道潰瘍完全可以避免,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服藥時要配大量開水,最好是200c.c.以上,吃藥後30分鐘內要維持直立的姿勢,儘量站著或坐著,不要馬上躺下,若是服藥後感覺胸悶胸痛或是吞咽疼痛,就該懷疑是否有食道潰瘍,這時可以向醫師請求協助。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