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老師吐槽“奇葩”學生的N件事(圖)

2016年03月10日 15:06: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老師吐槽“奇葩”學生的N件事(圖)

  圖自臺灣《聯合報》/米奇鰻

  臺灣《聯合報》27日刊登一篇文章,幾位高中老師紛紛在文中“吐槽”在工作中遇到的軼事和“奇葩”學生。

  文章摘編如下:

  他對學生們曉以大義,要求上課不要偷吃東西,然而,話説完後,當他轉身寫黑板,還是聽見塑膠袋窸窸窣窣的聲音……

  高中畢業後,我和語文老師仍保持緊密聯繫,我們常在學校見面,交換近日讀的好書,連暑假期間也不例外。這天,我提著一袋書來到高中母校附近,還未走到校門口,就被附近飲料店的談話聲給吸引過去。

  “最討厭那種驕傲的傢夥。”“也不想想我們幹嘛大熱天來學校,還不就是為了他們。”這聲音聽來熟悉,我循聲看去,竟是高中社團的C老師在與同事聊天。對話中充滿八卦的氣息,我立刻湊上前打招呼,聽聽她們在聊什麼。

  ●案件一:老師,這個補習班教過了

  “我們在討論最討厭學生哪種行為。”C老師説,班上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補習,他們遇到問題往往不是先找校內老師,而是補習班老師,甚至因為有補習班當“後盾”,老是把“我在補習班學過了”挂在嘴上,上課時間便直接睡大頭覺,或明目張膽地念起其他科目。

  “地理課算數學,數學課念英文,這是最壞的學習方式!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明白學習和人生一樣,都是沒有快捷方式的。”語畢,C老師狠狠把吸管插進飲料杯裏,吸了一大口珍珠,發泄似地用力咀嚼著。

  我一邊心虛地回想自己當學生時有沒有幹過類似的事,一邊安慰她:學生總是會長大,將來一定會明白“沒有快捷方式,唯有努力”的人生哲學。

  ●案件二:老師,包子冷了不好吃

  C老師身旁的M老師聽完,表示自己心中也有“討厭學生的N件事”排行榜,“學生都覺得老師轉身寫黑板就看不到他們在底下作怪,殊不知我們經過多年的訓練,他們在背後偷做什麼,我們一清二楚。”

  M老師前兩天上課時,頻頻聽見塑膠袋窸窸窣窣的聲音,經驗告訴他肯定是有人在吃東西。他對學生們曉以大義,要求上課不要偷吃東西,真的很餓也應該先向他報備一聲,以示對師長的尊重。

  然而,話説完後,還是一直聽見那聲響。終於M老師按捺不住,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心中默數三秒後立刻回頭,逮到一位雙頰鼓起的學生。“你知道他第一句説什麼?”見我搖頭,M老師繼續説下去:“他沒有道歉,反而一臉認真地告訴我,包子冷了不好吃……你説這樣的學生要人怎麼教下去嘛。”

  ●案件三:老師,你瞎了嗎

  “會這麼想代表你教的學生還不夠多。”A老師走過來拍拍M老師的肩膀,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江山代有“人才”出,天兵的“天”沒有極限。

  “我發回去的考卷會要求學生訂正後原卷繳回,偏偏這屆有個學生沒聽進去,竟在我挑出來的紅色眉批下一句一句‘回敬’,連‘你瞎了啊’這種話都寫上去了。”慘的是,這張考卷在其他同學不知情下,幫他繳回給A老師。

  我吞了吞口水,問後來呢?“看到時當然快氣炸了!”話雖如此,當她看見學生站在辦公室門口想道歉又不敢進來,手足無措、擔心要被處罰的模樣。A老師感受到他的悔意,當下就消氣了。

  ●案件四:老師,你以為我想來啊

  邊走邊聊,我們來到了校門口,遇見正要回家的K老師,大家好奇他心中的討厭排行榜榜首為何?

  向來備受學生愛戴的K老師笑著分析,會彼此討厭是因為身份權力的不對等,抽離了“老師”和“學生”的角色,他和學生相處起來十分融洽。

  K老師還是順我們的意,想了想説:“不要説討厭啦,應該是比較受不了那種不能接受現有體制,但又不試圖去改變的學生。”他説自己每年總會遇到幾個這類型的學生,在課堂上盡一切“努力”不配合,但問他在學校這麼痛苦,為什麼不離開?他卻回嗆:“你以為我想來啊。”把對體制的不滿遷怒到老師身上。

  有趣的是,大約每隔五年會出現另一種相反類型的學生,這種學生會研究學校所有法規章程,爭取出席有關學生權益的會議,一面保持良好的態度,另一面唇槍舌戰,辯得行政長官無法應對。

  K老師説,不論學生選擇抗拒到底,毅然離開這個環境,還是走改革路線,兩種他都很支援,“重點是,有能力思考自己在做什麼,並對自己負責。”

  聽到這裡,大家點頭如搗蒜,他真是一語道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聲啊!雖然老師們的心中不免有個“討厭學生的N件事”排行榜,但説穿了其實都是出於愛與期待,沒有這兩樣作為動力,誰會苦口婆心地叨叨絮絮,一唸唸上一整年呢?

  延伸小劇場

  説説而已的備審數據

  語文老師私下透露,每年都會看見高三生繳交甄試的備審資料上承諾道:“即使提早錄取大學,仍會專注于未完成的高中課業。”可是,許多人錄取的第二天,態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上課時大剌剌拿出漫畫,平板電腦也從偷偷摸摸放在腿上,變成正大光明放在桌上,開始預習起準大學生的快樂生活。“可是大學生也沒有這樣啊。”

  語文老師吐槽道:“這真是太虛偽了!”為貫徹教育精神,讓學生明白什麼是“負責”,他説以後要一一複印,留存作為證據……如果可以,還要外加作者“畫押”。

[責任編輯:朱煉]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