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場豪雨,廈門市區多處低地又成水鄉澤國,防治城市內澇,正成為一個嶄新課題。同樣飽受梅雨侵襲的臺北,歷年來也屢發城市水患,甚至遭遇“百年一遇”的內澇災情。對此,臺學者直言:“治水治錯了!”而被媒體與民眾狠狠“修理”過的臺北市政府痛定思痛,端出了“總和治水計劃”。其中不少做法和思路,或可供大陸城市參考借鑒。
治水不排水才能避免致命錯誤
臺北地處盆地,平均年降雨量達到2900毫米,提及暴雨成災市區淹水的記憶,臺北市民都有一肚子牢騷要發。其實,對臺北來説最慘痛的記憶,還要數2001年9月納莉颱風。納莉帶來的豪雨令臺北市遭遇百年未遇的洪水,臺北車站的月臺與鐵軌,全部泡在水中(右圖)。
臺北的昔日教訓如此慘痛,城市內澇的根源到底在哪?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韓選棠告訴導報記者,“因為治水治錯了”!據他介紹,對於城市環境來説,“保水”概念非常重要。“道路也好,庭院也好,停車位也好,基本上這些地方的雨水,都應該想盡辦法讓它回到地底下。”如果這些地方用了不透水的硬鋪面,那麼周邊的排水溝就絕對不能再用不透水的做法。“可是以臺北市為例,都是把地面上的水排到水溝,水溝的水排到河川,然後再進入大海。”韓選棠強調,在整個排水系統中都沒有入滲地下的設計,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在韓選棠看來,荷蘭和德國的城市治水思路最好,因為這些國家做的是“不排水的規劃建設”。也就是説,讓雨水全部回滲到地底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它們的排水溝不用水泥溝,而是用礫石溝、草溝、土溝。臺北科技大學土木係教授林鎮洋也曾告訴臺灣媒體,日本城市的治水經驗同樣強調“保水”。要減少城市內河川下游的淹水記錄,唯一做法就是讓中上游土地盡可能透水,儘量避免雨水直接隨河川流到下游。
重視“雨水管理” 臺北祭出“組合拳”
納莉颱風之後,臺北市痛定思痛,在經過一連串的調查評估後,于2006年推出了“總和治水計劃”。
導報記者從臺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了解到,臺北市“總和治水計劃”的目標,在於打造“保水、透水、防洪、生態”的國際化大都市,具體策略則分為“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三個部分。首先,臺北市政府在各區建立了近3500個地質鑽孔,用於推估不同地區的透水系數。在此基礎上,市政府配合建築技術規劃,制定出建築基地保水指標,以此為標準規範辦理各項公共工程,並獎勵開發項目建設透水、保水設施。另外,臺北市在臨近下水道幹線系統的公園、綠地、山麓等區域設置滯洪池,用於降低洪峰流量,多層次治水。
韓選棠告訴導報記者,臺灣目前只有局部做到類似的城市治水策略,因為它需要整體的配套。韓選棠認為,其實正確的做法是把水排到大的滯洪池、生態池,讓這些水可以慢慢地回滲到地底。他表示,要從根本上治水,一定要讓水在大自然的大循環系統裏面走。“臺北所有的硬鋪面都要改造,包括道路、廣場、公園、庭院在內。”
它山之石
貯留再利用 雨水讓發展可持續
在臺灣的建築、水利專家看來,“雨水管理”的著眼點不僅是防治城市內澇,更重要的是讓雨水進入城市整體環境策略,甚至變害為寶,為城市環境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空間。韓選棠教授為導報記者介紹了臺灣一個成功的社區改造案例。新竹的照門社區在21年前進行了改造,這個地方本來常發生土石流、到處淹水,但是改造完成後,變成一個非常熱門的景點。“我們把水泥都敲掉了,改成用石頭疊起的水路系統;河川也不是幹幹的,用來蓄水;還在示範住家中做了透水的車道、透水的停車位,每個農村住宅都宣導保水的理念。”
事實上,這樣的保水、貯水建築案,也是臺北市近年來大力推動的項目。據臺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介紹,臺北市內的雨水貯留再利用案例,主要以 “國父紀念館”、木柵動物園及小巨蛋等地為主。2004年底,“國父紀念館”完成了“建築物屋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工程”,每年可儲集雨水5000噸,節省經費近10萬元新台幣。木柵動物園貯存的雨水則用於溫帶動物區四週的廁所用水、動物池水及花木澆灌,整體自來水替代率超過10%,未來目標為30%。小巨蛋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貯水量更高達6000噸,主要用於四週綠地噴灌及廁所馬桶沖水。
如此看來,正確、先進的城市治水觀念,不僅能從根本上解決內澇之苦,還能更進一步,讓城市整體發展更加環保、可持續。
[責任編輯:周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