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寶島臺灣的認識,讀齊邦媛的《巨流河》、龍應臺的《大江大海,1949》,能從中了解那份顛沛流離的歷史,這種認識穿插著血濃于水的記憶。現在,讀吳錦勳的《臺灣,請聽我説》(華夏出版社),又從中讀到了臺灣名流的心靈變遷史。
此書回顧了1949以來那些年裏的心靈傷痛。全書採訪並記述了星雲大師、蔣勳、林懷民、陳若曦、朱天心等14位不同背景,想法和經歷各異,但都對臺灣有思索、更有所作為的意見領袖。這裡沒有粗暴的歷史概述,只有跌宕起伏、具體而微的人生與命運。他們所表達的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和信任,對土地深沉的眷戀,對日常生活的靜觀和體悟,沒有一樣不影響到我們對臺灣的認知。他們就像14把歷史的“探照燈”,在深淺不一的焦聚中,呈現原本台灣在黑暗中可能錯失的風景。經由他們的敘説,這些看起來破碎的歷史殘骸,彰顯了其中整體的意義,回歸它在歷史中該有的位置,讀來讓人長嘆不已。
有句話説“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書中記錄的人物故事,體現了中華民族最淳樸的民風,能喚起人們對民族美德的回憶和嚮往。比如,星雲大師與母親分別37年後,“母親講地道的揚州話,我居然一句都聽不懂,我後來甚至有個奇怪的念頭:眼前這個婦人是不是我母親啊?但是越看越像,我們才又回到兒時母子的感覺。”兒子聽不懂母親的話,這是不幸的時代悲劇。日子苦一點沒關係,但不要有恐懼。大師又説,語言不要像刀子傷人,臺灣不必和大陸對立。大陸是臺灣的大陸,我們彼此是兄弟,相互承認,相互尊重,包容幫助,這可能是未來需要努力的。讀後,由衷感到我們正需要這樣一個互讀時代,加深一下彼此的了解和理解。
看似“錯亂”的臺灣文化,卻是臺灣之所以為臺灣、臺灣文化之所以豐富迷人的厚實基礎。書中所選的人物,許多曾被時代的風暴席捲,卻未因此滅頂。表面上,他們的“差異性”很明顯;越往底層挖,他們的“共通性”更可貴——這14個人,從不放棄以個人的微薄力量,在不同舞臺、不同角落,為臺灣奮身投入。眷村長大的作家朱天心的第一母語其實是客家話,還可以公開演講;美學大師蔣勳小時候在同安人為主的大龍峒長大,在媽媽引領下,向臺灣鄰居學做油麵、年糕,本省習俗……這些,何嘗不是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經驗過的情節。因為他們,臺灣歷史或許小小改變了方向,或許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白岩松評價這本書説:“突然看到了一個屬於‘失敗者’的60年……在真實的臺灣,它的悲情與壓抑、自強與自尊,又有多少人認真聽過、想過?”在書中,我讀到了臺灣音樂元老胡德夫,講述他身為原住民在臺灣動亂年代的壓抑,也講述了解禁年代在美麗島上歌唱《美麗島》的心情;讀到了林懷民以堅持為臺灣的鄉親跳舞,讓所有的臺灣人都能看到現代舞為目標;讀到了鈕承澤回味著自己與北京的不解緣分,作為臺灣正當年的代表,通過電影告訴所有人自己的臺灣。他們的講述,讓我們知道,臺灣除了政治人物,除了牛肉麵和檳榔西施,還有這樣一些活生生的臺灣人,這樣一些不為人知的心境。
讀完全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大人物都有人前仆後繼地為他們寫歷史,而邊緣人是不會留下記錄的。但只有個人的‘小歷史’才會顯示出我們不是‘鐵板一塊’。”所以,對臺灣和臺灣人的了解,不能僅僅依賴於過去殘存的記憶,只有面向一個個真實存在的臺灣人和他們背後的故事,了解了他們的過去和現在,才能真正知道他們去向何處。歷史不能推倒重來,但今日臺灣讓我們看到了我們自身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激蕩大時代裏的臺灣,更讓我們多了些由衷的敬意。(古滕客)
[ 責任編輯:黃露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