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兩岸交流進入“80後”世代:緊張戒備化為烏有

時間:2010-07-26 14:36   來源:瞭望

  感受社會文化的歧義點與落差,也是兩岸青年在互動中磨合,增加民族認同感的重要一步

  7月盛夏,兩岸青年交流呈現火熱景象:3日,“兩岸青年志工陜西行”活動在西安啟動;4日,教育部組織的2010年臺灣青少年健美操代表團訓練交流活動在南京啟動;5日,“2010年海峽兩岸青年聯歡節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6日,全國臺聯2010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在北京舉行開營儀式;12日,2010年兩岸大學生研習營暨青年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行……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走訪發現,在這些活動中,“80後”臺灣年輕人的身影引人注目,他們已漸漸成為兩岸交流活動中的生力軍。

  “以前關於大陸與臺灣的歷史都是聽來的,當我認識越來越多的大陸青年朋友,我想慢慢他們會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共同的社會記憶,到那時大陸就真正與我們密不可分了。”臺灣政治大學“80後”大學生曾國勳説。

  “兩岸青年交流工作目前已有相當進展,但需要克服的障礙還有很多。”臺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又平副教授認為,兩岸青年學子的交流應該是兩岸未來和平發展構建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在兩岸關係新形勢下,有必要進一步強化。

  于互動中磨合

  “來參加夏令營之前,臺灣的老師同學告誡我,這可能是‘統戰團’,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起衝突。”臺中男孩曾國勳説,預設的這幾分緊張戒備在和北京的大學生志願者交流時化為烏有,“我們聊天、玩遊戲,發現彼此有很多相似的東西,很快混在一起。”

  “兩岸同胞之間經過了幾十年分隔,加上李登輝、陳水扁等人將近20年的意識形態灌輸,現在的臺灣‘80後’世代確實具有一種相對較為獨特的臺灣人的自我認同感,他們對大陸的認識和政治認同與一些大陸的朋友是有所區隔的。要在短時間內把過去他們成長年代裏所接收到的資訊全部歸零,不是容易的事情。”鄭又平説。

  鄭又平從2005年起每年參與組織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參訪交流,由此接觸的臺灣學生有上千名。他認為,從2000年至今,大陸通過臺聯、海協會、臺盟、宋慶齡基金會以及各個綜合大學等,多管道地推動臺灣大學生赴大陸參訪、交流、聯誼,取得相當大的進展。據他粗略估計,這一系列工作影響的臺灣年輕人不少於10萬人次。

  但從整體看,真正踏上大陸土地的臺灣學生還是少數。鄭又平觀察發現,每100個臺灣青年裏,平均只有10至15個曾經有機會去大陸或者接觸大陸的同輩。

  “八九成的臺灣青年根本沒接觸過大陸,不了解大陸,他們對大陸的印象都來自傳媒所播放的資訊。而臺灣傳媒又分藍綠,親綠媒體對大陸形象的描述往往失之偏頗。當然可以想見,兩岸青年交流工作需要跨越的障礙還有很多。”鄭又平説。

  生於臺北、大部分時間成長在臺南的昆山科大學生羅健豪告訴記者,早在5年前,他就萌生了來大陸看看的願望,但“聽説大陸廁所沒有門、扒手很多”等因素,使他的“登陸”計劃一再延宕。在他看來,時間安排、資金問題和島內“大陸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的一些説法,阻擋了很多臺灣學生的“登陸”步伐。

  今年暑假首次來到大陸後,羅健豪的觀感在“80後”臺灣青年中頗具代表性:對大陸近些年來的建設成就表示讚嘆,很快與大陸青年學子交上朋友,同時對大陸一些地方亂按喇叭、亂插隊等現象表示反感。

  鄭又平認為,臺灣青年來大陸,改變了他們過去對大陸發展的錯誤認知,也會讓他們重新審視內心的中華文化基因,加深身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認同感。但參訪經驗因地區而異,或多或少會讓臺灣的年輕人在感受到自己與大陸同文同種的同時,也感受到不可忽視的社會文化的歧義點與落差存在。

  “這幾年,大陸的公民素質已經有了相當的進步,而這也是某些兩三度參訪活動的學生都願意肯定的現象。”鄭又平説,隨著時間的推進,臺灣青年對於兩岸關係不論是經貿文化還是政治方面的未來發展趨勢,都越來越採取積極正面的評價態度。

  共同的社會記憶

  今年暑假,臺南科大女生賴姵如第二次踏上臺胞青年夏令營之旅。問她為什麼有興趣來福建“故地重遊”,她説特別喜歡在福建遇到去年認識的好朋友,感受一種“老友相逢”的親切和快樂。

  與此同時,她也規劃著,明年研究生畢業後來大陸開創一片天地。就讀音樂系的她告訴記者,臺灣這方面的市場已經飽和。去年第一次來到大陸,她就感覺在大陸做音樂培訓中心前景不錯,今年更確認了這種想法。“到時可以帶動學弟學妹一起來大陸,大家的就業就都不用發愁了。”

  “朋友”和“就業”,這是“80後”臺灣女孩賴姵如“登陸”之前不會與大陸聯繫在一起的兩個關鍵詞,如今卻是她重新用“兩岸視角”審視後認真規劃的一部分。

  “在臺灣感覺對大陸的資訊不多。第一次來大陸參加夏令營,認識了很多大陸朋友,也讓我認真考慮未來在大陸發展的可能性。”臺灣慈濟大學“80後”男孩蔡侑家説,在北京、福建參訪了10多天,仍感覺意猶未盡,未來還會繼續“登陸”。

  “我個人觀察,兩岸青年面對面交流互動的時候,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雙方就如同好友老友一般親密交談,通常都會交換線上、網上聯絡的郵箱與管道,從學生的面對面交流,往往會引申到新的校園社交網路。”鄭又平説,青年人的溝通交流是有血有肉、活潑生動的,往往透過這種交流,兩岸青年人在心理就連接在一起了。

  “以我過去的經驗,每年寒暑假組織一兩百位學生來大陸參訪,和很多學校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臺灣學生認識到大陸的發展現狀與潛能,更讓臺灣年輕人能夠第一手接觸到同一輩的大陸年輕人,理解大家在想什麼、努力什麼,對中國的未來有什麼樣的願景。”他説。

  在鄭又平看來,透過情感的連接,才能更迅速地讓臺灣“80後”世代對大陸産生更深一層的情感,當年輕人超越彼此的溝通障礙,他們開始看到自己在大陸未來生涯發展的可能性,真正體會到兩岸共生共榮、唇齒相依的關係,才不會置身事外。

  “兩岸交流將對臺灣青年個人未來求學、就業的生涯規劃産生極大影響,他們將開始認知到中國大陸是可以積極考慮的選項與舞臺。與此同時,大陸的參訪經驗讓他們重新思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鄭又平説。

  全國臺聯2010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31團團長、臺南市鄉土教育推動委員兼講師蔡玉枝上世紀80年代曾在金門看望士兵時,對“共軍”喊過話,如今她帶著臺灣青年來大陸已做過多次交流活動,而她的兒子也在大陸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她説:“現在兩岸交流氛圍日漸寬鬆,希望臺灣年輕人不要像過去那樣受到意識形態的干擾,而是多來大陸走走看看,對他們來説這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選擇。”

  “毫無疑問,兩岸的經濟會越來越近。現在最關鍵的是,我們是否有共同的社會記憶。”曾國勳認為,夏令營中他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很多大陸年輕朋友,彼此的聯繫將在未來的日子裏繼續,這是彼此培養共同的社會記憶的開始。

  打造兩岸“希望工程”

  “我們互相交流,就是大陸要看看臺灣好在哪,臺灣要看看大陸‘厲害’在哪。兩岸要多交流,要懂得欣賞對方的優點。有些事情不是絕對的對和錯,而要看時間和事實的驗證。”26歲的羅健豪説。

  “有時候看那麼多資料,不如實地走一趟,而且現在交通也方便了,坐飛機很快就到了。”羅健豪説,“我們兩岸年輕人好好交流,關係就會漸漸友好。總有一天,大家會慢慢地融合在一起。” 

  鄭又平認為,目前兩岸經貿發展已經取得巨大進展,下一步涉及政治層面的內容能否成功,最大關鍵在於兩岸人民能否有共同的認同感。以現狀看,這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要從共同的文化認同入手,搭建一個紮實且順暢的平臺。

  “臺灣大學生在經歷過大陸的參訪學習之旅後,至少可以學著尊重雙方的歧議,求同存異。他們或許不認同中國大陸政治體制現狀,但並不代表他們完全不尊重或者全盤否定現存經濟體制在大陸崛起過程中所扮演的功能性角色。”鄭又平認為,在兩岸關係的新形勢下,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有必要進一步強化。

  “此次帶臺灣學生到內蒙古做交流活動,除了地理景觀的震撼以外,內蒙古少數民族對整個大中華的認同感,以及大陸的廣闊、豐富、多元,對臺灣年輕人衝擊很大。”鄭又平談到這個月帶學生到北京、內蒙古所做的交流活動,認為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可以從相對集中在北京、上海、廈門等城市逐步拓展到大陸其他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

  鄭又平認為,可以借助臺灣很多大學的公益社團,結合大陸大學生的暑假社會實踐工作,讓兩岸年輕人一起到雲南、貴州、廣西、內蒙古、甘肅、陜西等地方,投入農村、投入山區、投入少數民族地區奉獻愛心,體會基層社會的需求,認識真正的大陸社會。

  鄭又平説,目前臺灣只允許極少數大陸交換生來臺灣,未來如果臺灣政策開放的話,大陸方面應多鼓勵年輕人來臺灣求學,同時要更積極地向臺灣高中生和大學生招手,鼓勵他們到大陸各高校做交換生或研究生。來臺灣投資的大陸企業,以及在大陸投資的知名臺灣企業,也可以提供兩岸年輕人到各自地方實習的機會。“尤其是,如果臺灣學社能進入大陸的工作職場實習,這是更有效、更有利的一種交流管道。”

  此外,鄭又平建議,在校生交流以外,對已經開始工作的社會青年的交流也不妨同步開始推動,可以透過各個職業團體做專業上的交流。

  “在所有這些交流裏面,唯有當臺灣青年看到兩岸‘同文同種’四個字真正在生活上實踐,他們才會進一步體驗到兩岸密不可分的關係。”鄭又平説,今天的青年就是未來的民族棟樑,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就是要讓未來兩岸社會的中堅分子擁有共同的歷史記憶和認同,共同打造兩岸和平發展的“希望工程”。(文/記者許雪毅)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馬豐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