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5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一行,引起了海外華媒的共同關注。有華媒稱,“習連會”意義在於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中,尋求新的突破。
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中 尋求新突破
香港《文匯報》刊發評論指出,在兩岸關係中,連戰一直扮演重要的推手角色。2005年,連戰首度率團“登陸”,國共兩黨領導人在時隔60年後首次會談,共同發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五項願景,此行被譽為“破冰之旅”,奠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互利雙贏的良好基礎。
“習連會”在中共“十八大”後與全國“兩會”前舉行,既是對連戰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高度肯定,是對老朋友的禮遇和尊重,同時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深遠意義,體現出大陸對臺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
臺灣《經濟日報》社評認為,連戰在國共及兩岸關係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習近平透過“習連會”公開表示:中共新一屆領導會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再接再厲、務實進取,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取得新成就。“習連會”傳達承續“胡連會”共識的訊息不言而喻。
臺灣《工商時報》評論稱,這是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後,第一次高規格接待臺灣的領袖訪問團,也是胡錦濤在卸任國家主席職務前,最後一次總結任內對臺關係的成績。習近平與胡錦濤高規格接待連戰訪問團,堪稱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承先啟後的重大歷史意義。
同時,該報評論還認為,2013年農曆開年的“習連會”、“胡連會”,將是兩岸關係繼續發展的又一個重大里程碑,也是大陸對臺政策“再接再厲、務實進取”的具體表徵。
傳遞新的政治資訊 開啟政治對話之門
香港《大公報》評論指出,“習連會”傳遞新的政治資訊。文章指出,“習連會”的時機點,選在今年全國對臺工作會議剛好結束之後,這意味著中共新領導層新的對臺政策和工作部署已就位。而連戰本來就主張及時開展政治協商談判,所以在擴大兩岸政治互動交流方面亦會達成共識,主張由民間學術界先行和推動,展開兩岸政治對話,切入點應是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呼籲的“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
評論還認為,連戰以往訪問大陸都是透過國共平臺,定位於國共兩黨對話,但這次訪京之行則以民間身份定位,這樣就沒有黨、政體制內的局限與拘束,具有超然地位和較大自由度,較能發揮其政治識見和膽略,可與習近平就兩岸政治關係的問題坦誠交換意見,為進入“深水區”的兩岸關係找出一個新的視野,開啟兩岸政治對話之門。
臺灣《聯合報》報道援用臺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係教授楊開煌的觀點指出,“習連會”基本上是老朋友的會面,但習連談話內容,可説是兩岸高層政治人物立場接近和最有默契的一次政治對話。他評估,政治對話將是今後兩岸學界或智庫交流互動的討論焦點。
報道中還引用臺灣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的看法,他認為,習近平在“連習會”中未提出新的對臺政策,但習近平對處理對臺事務十分具有信心。未來兩岸的政治對話活動將增多,兩岸政治互動不可避免。
道路決定命運 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
澳門《澳門日報》發表評論指出,“道路決定命運”,這是習近平去年11月29日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發出的肺腑之言。這次連戰在北京與習近平會面時引用了習近平的這句話。連戰説,這幾年“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得以逐步落實,得到兩岸人民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不應也不會逆轉的正確道路。“找到正確的路是很不容易的,如今正確的道路就在我們眼前,因此我們應該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臺灣《聯合報》社論指出,連戰表達贊同習近平所説的“道路決定命運”,也是贊同兩岸的道路,應當即是“不為一黨一己之私,不為一時一地之利”的道路。
澳門《新華澳報》評論指出,習近平和連戰都在國共兩黨以往所取得的共識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習近平指出,我們始終從全民族發展的高度來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方向。大陸和臺灣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夢想。我們真誠希望臺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
《澳門日報》評論在最後指出,“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兩岸同胞本是一家人,只要兩岸人民沿著和平發展道路走下去,放低成見,增進互信,以整個民族利益為重,實現“中國夢”和兩岸和平統一併非遙不可及。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