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民進黨主席第二場辯論 4位候選人“拱蔡打蘇”

時間:2012-05-07 08:21  來源:東南網

  蔡同榮談黨務改革更兩度把“蘇蔡比一比”。他先批蘇當年參選臺北市長無視黨內9人提名小組就自行宣佈參選,但蔡的個性跟形象較適合當臺北市候選人,蘇“衝衝衝”衝去北市選,逼得蔡只好去新北市,頗有替蔡打抱不平意味。

  他也批蘇2006年任黨主席,三合一選舉敗選後,“向媒體辭職”是不負責任,相較蔡這次辭職後,還先留著安撫支援者的情緒、處理選後檢討事宜,“值得學習”。

  臺媒:小英陣線成形 蘇能閃多久?

  民進黨主席選舉第二場辯論會,一改上次“溫和圍蘇”,4人這次不論在辯論場上或會後受訪,都有意無意“拱蔡”,交鋒火力不小,更讓“二次蘇蔡之爭”態勢已漸增溫,但目前勝券在握的蘇貞昌顯然仍無“接招”打算,不讓“蔡英文路線”成為選舉焦點。

  首場辯論,許、吳兩人稱讚小英,已讓蔡英文隱隱成為“第6位候選人”,從昨天辯論看來,許信良“挺英”立場,已漸“不孤單”。吳榮義昨天進一步加入戰局,拋出“是黨內目前打贏2016的最好人選”,加上蔡同榮翻“五都”選舉舊帳,讓“小英陣線”漸成形,即便蘇煥智一再表明“不挺誰、反誰”,昨也同意“許多人挺小英再戰”。

  “陸委會前主委”吳釗燮昨天提問時,甚至明白要求5位候選人針對蔡英文選後提出的兩岸政策檢討發表看法,但除了許信良肯定“蔡英文路線”,包括蘇貞昌等人都未正面回應。

  這次選舉,蔡英文在“雖敗猶榮”氛圍下,黨內已有不少人分析,從選舉開跑起乃至2016前,都會是“蔡英文路線”的“去留之爭”,蘇貞昌顯然已體認“二次蘇蔡之爭”的壓力,刻意不接球、也不挑起戰火,但面對4人有意無意的發言已漸形成“小英陣線”,蘇貞昌即便黨主席選前能閃得掉,未來兩年也必須公開面對,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李帥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