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雙博、雙贏”的互動
這個春天,世博會將在上海開幕,到了秋天,花博會在臺北登場。兩場博覽會,給了兩個城市更多的交流機會。而“雙城、雙博、雙贏”成為人們對上海與臺北交流最多的評價。
在臺北中山高級女子中學,韓正與臺北13所中學的1000多名學生們對話,向他們推介上海世博會。整場活動熱烈歡快,與會孩子們歡呼著表示“想去世博會”。韓正特地為學生們送出1600張世博門票。而來自臺灣方面消息説,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參觀世博會,也“給予肯定”。
韓正還專門推介世博會臺灣館和臺北兩個入選世博會的案例展示。在雙城論壇上他説,他曾專程視察建設中的世博會臺灣館,相信臺灣館一定會很精彩。他熱誠地邀請臺灣民眾們都來上海世博會看一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則呼應,相信世博會開幕期間,臺灣應該會有數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到上海去參觀。
在推介上海世博的同時,韓正也表示,上海市政府將積極參與臺北市政府主辦的花博會。臺北市副市長李永萍説,“上海重視臺北花博會的程度,就跟臺北重視參加上海世博會一樣”,“這樣一種互相交流,展現出了高度的善意,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禮尚往來”。
上海與臺北在雙城論壇上簽署4個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文化、旅遊、環保以及科技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備忘錄將雙城交流從經貿往來擴充到文教等多個領域,並將形成兩市更為常態化的交流合作。
對此,臺北市市長郝龍斌説:以後人們會發現,現在約定的事項和合作項目變成日常生活和城市交流中自然而平凡的事情;到那一天就會知道,大家的努力代表了一個不平凡的開始。
“多元交流、學習之旅”
作為第一位到訪台灣的大陸直轄市市長,臺灣各界注意到,韓正此行,不僅注意交流的多元化,還善於學習。有學者稱“郝韓兩位市長構建了兩城交流新模式”。臺灣媒體説,在城市發展中,臺北先行,而上海後來居上,兩個城市的發展,都積累了相當經驗,都面臨共同的發展問題,的確需要取長補短。
城市管理、交通運輸、垃圾處理是所有城市面臨的問題,也是兩位市長共同的話題。
臺北垃圾分類處理技術先進,北投垃圾焚化廠是臺北垃圾焚化量最大的工廠之一,擁有現代化設施及汽電共生設備以回收能源。韓正參觀後表示,看了北投垃圾焚化廠很有啟發,上海在這方面可以借鑒。
韓正在搭乘捷運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臺北捷運管理良好,讓他印象深刻,值得上海地鐵借鑒。上海計劃興建第二個圖書館,韓正特地參觀臺北讀書人引以為自豪的誠品書店,希望可以借鑒臺北經驗。
臺灣致理技術學院教授施先生對記者説,韓正此行可以幫助他深入了解臺北市政府的運作,了解當地社會情況,相信他的觀感,“一定有由衷之言”。而另一位接受記者訪問的人士則表示,大陸官員的謙虛表現,“拉近了我們的心理距離”。
“心意溝通、感情認同”
臺灣遠見 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高希均撰文説:“我們要儘量利用郝韓二位市長互動的機會,除了增強雙城的交流,更要增加兩地人民彼此的互信。”《中國時報》的社評也肯定“人民要的是交流,因為只有透過交流,人與人之間才會更了解”。
韓正訪台,輿論關注,期間很多鏡頭令人倍感溫馨。
臺灣民眾對韓正一行到訪給予了極大的友善。上海交響樂團演出散場後,一位特意從臺中趕來的市民給韓正送上臺灣特産鳳梨酥;饒河夜市上,茶攤主向韓正奉上阿里山高山茶,還有攤主送胡椒餅、送手工藝品;在誠品書店看書的臺北市民廖女士與韓正不期而遇後,主動上前握手,介紹“誠品書店是很好的地方”;在野柳地質公園,臺灣導遊舉著話筒親切地喊“韓市長”;而在振興醫院,聽障孩子在得到世博會吉祥物海寶時的一聲“謝謝阿伯”,更是令韓正動容,不禁再次摟住那個孩子……
《旺報》社評説,臺北市民以其自然的微笑,表達歡迎之意,“讓我們看到兩岸未來美好的一面”。
相關熱點:韓正臺北宣世博 滬臺交流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