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綜觀島內局勢新變化:兩岸關係發展出現新契機

時間:2005-05-23 16:34   來源:

  本刊記者 陳斌華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5月5日至13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相繼應邀率領兩黨高層到大陸訪問,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分別與他們舉行了會談,取得了重要的“共識”成果。連宋接連“登陸”,對臺灣島內局勢産生了重大的影響,島內民意潮流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整體形勢出現了有利於兩岸緩和的可喜變化。

  “我是中國人”的聲音再度變成強音

  連宋相繼訪問大陸,最直接的效應就是使臺灣的主流民意朝著兩岸和平的方向發展。

  國民黨政權1949年退踞臺灣後,長期以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從李登輝1988年上臺以來特別是近年來,臺灣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推行“去中國化”路線,挖空心思割裂臺灣與大陸一脈相承的歷史,動輒以是否“臺灣人”、是否“愛臺灣”給政治人物定性,形成“綠色恐怖”,致使島內許多政黨和政治人物不敢在國家認同、中國人的身份認同上“講清楚,説明白”,在選舉壓力面前,甚至連幾十年來一貫反對“臺獨”的國民黨也出現了“‘臺獨’也是可能選項之一”的糊塗論調;臺灣當局通過修改教材、改變歷史觀等手段,企圖將有關中國的印記從臺灣同胞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心中抹去,疏離和阻絕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竟然將孫中山説成是“外國人”等等……兩岸關係受到極大破壞。

  在兩岸關係幾乎陷入僵局的時候,3月初,在《反分裂國家法》出臺前夕,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關於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強調堅持“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高屋建瓴地提出一系列化解兩岸關係僵局的對臺政策措施,尤其是邀請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海峽兩岸引起極大反響。

  人們看到,在連戰、宋楚瑜相繼大陸行期間,兩人多次公開表示了對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認同。連戰多次演講強調“根在大陸”、“要做揚眉吐氣的中華民族”;宋楚瑜一路反覆表示“炎黃子孫不忘本,兩岸兄弟一家親”,痛斥“臺獨”分子是“丟了根,忘了本”。作為在島內有重要影響的政治人物,連宋兩人義正辭嚴的表態,使“我是中國人”的聲音再度在臺灣變成強勢的聲音。境外媒體評論指出:連宋不再怕被指“賣臺”和戴“紅帽子”,勇敢地邁出訪問大陸的一步,對臺灣主流民意是一個鼓舞。臺灣媒體最近的幾次民意調查均發現:目前認同並勇於表達自己“是中國人”、“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眾越來越多,維護兩岸和平、發展兩岸關係的臺灣主流民意再度高漲。

  “獨”派勢力陣腳大亂

  連宋大陸行,也使臺灣朝野政治勢力發生一定的變化。

  臺灣《中國時報》5月10日所做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連宋的民意支援率大幅上升,連戰的支援率由2月份的31%上升到47%,宋楚瑜的支援率也由2月份的29%上升到35%,陳水扁的支援率則由2月份的44%下跌到39%。

  儘管這還不能解讀成藍、綠兩大政治陣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不容否認的是,民進黨當局和島內“獨”派的政治空間受到了很大的擠壓。在連宋接連“登陸”前後,民進黨內爆發內訌,有些民進黨“立委”甚至公開宣稱要“民進黨罷免陳水扁”。泛綠陣營中的“臺聯”黨和李登輝更是不斷公開謾罵陳水扁“無能”,對陳水扁表示失望和不滿……陳水扁的“國策顧問”辜寬敏等“獨派”分子和“臺聯”黨表示,陳水扁“沒有救了”。

  陳水扁一時備感各方壓力,其態度短短幾天內數度變化。5月6日晚間陳水扁臨時召集民進黨籍“立委”、“縣市長”開會。在這次集會上,陳水扁未等他人開口便搶先發言為自己辯解。陳水扁辯稱他沒有發表肯定“胡連會”的任何説法,稱其所言所行,通通不曾背離民進黨黨綱規範等,甚至説出如果有,他可以“下臺”的話。

  陳水扁與李登輝關係一度相當緊張。針對李登輝對他的指責,陳水扁異乎尋常地接受臺灣電視媒體的長時間專訪,借機公開表達他對李登輝的不滿。不過,以“善變”著稱的陳水扁,其政治態度到底將發生什麼變化?依然是個未知數。

  綠營大亂陣腳的現象,説明“獨”派對連宋“登陸”的效應感到相當恐懼,對於藍軍上揚聲勢感到擔憂。

  為兩岸關係發展帶來新契機

  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共産黨與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最高領導人的歷史性直接對話,必將對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産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兩岸關係的氛圍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從多年“寒冬”到出現春天氣息。在連戰結束大陸行後,臺灣《中國時報》發表了社論《連戰的大陸行為兩岸關係改變些什麼?》。社論説,任何有前瞻視野的人大概都會肯定,兩岸關係經過了這“八天七夜”之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不管這種估價是否十分準確,連戰此行對於促進兩岸氛圍的改善,確實起到積極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目前關於兩岸和平與交流的倡議此起彼落、空前活躍就是明證。連宋的來訪通過媒體的持續報道,極大地增進了兩岸人民的彼此了解,初步實現兩岸人民的心靈相通。

  主張兩岸關係走向緩和,兩岸之間開展互利互惠的合作的主張,得到臺灣絕大多數民眾的支援。臺灣某報的社評説,兩岸“最重大的質變,無疑是臺灣的人心。整個人心期待的,是兩岸大和解,互助互利,而不是再搞對立衝突”。在5月12日“胡宋會”達成“六項共識”後,島內民調顯示,有47%民眾肯定宋楚瑜訪問大陸的整體表現,有61%的民眾支援“逐步推動兩岸雙向直航”的主張。民進黨與“臺聯”黨的支援者儘管對宋楚瑜大陸行多持負面看法,但民進黨支援者也有近半數贊成兩岸明年直航。

  連宋兩位臺灣重要政黨領袖相繼應邀訪問大陸,中國共産黨與中國國民黨、親民黨的高層會談,使三個政黨對於兩岸關係的主張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融合。這些凝聚了兩岸智慧的新思維和“共識”,為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和可能。

  總體而言,隨著連宋訪問大陸的圓滿成功,兩岸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會否成為兩岸從對立僵持走向對話和解直至和平統一的拐點,這是人們最為關心的焦點。可以預期的是,臺灣民眾期望兩岸和平的主流民意正在匯集並不可逆轉,但“臺獨”勢力的反撲是必然的,反“臺獨”、反分裂的鬥爭任務仍然複雜艱巨,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認識。

  來源:半月談/新華網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