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福衛5號”,臺當局“行政院長”毛治國昨日表示,太空科技發展的程度,常被作為衡量綜合實力的指標。新鮮出爐的“福衛5號”,也確實值得給予更多關注,因為它所代表的,遠不是一顆衛星的研發成敗。
弊案促生首顆自製衛星
“福衛5號”的孕育過程,戲劇性相當強。
2007年5月,臺灣太空中心陷入“ARGO衛星”採購舞弊醜聞。該中心當時的主任吳作樂,通過朋友陳遐林仲介,把這一採購案獨家議價給加拿大MDA公司(實際掌控者正是陳遐林)。結果臺灣花了9億多元(新台幣,下同),卻無法取得加拿大政府的輸出許可,導致衛星計劃失敗;吳作樂還以安全為由,花數千萬元從自己參股經營的公司購買衛星用電腦。最終,不僅吳作樂等22人被檢方查辦,臺灣太空中心也深陷醜聞。為了避免被臺當局直接裁撤的命運,該中心決定放手一搏,自主研發新衛星。2008年7月,“福衛5號”計劃正式上路。
1991年成立的臺灣太空中心,是臺灣太空計劃的專職單位,肩負著建立完整衛星技術的重任,主導島內的尖端太空科學研究及應用。此前的主要成績,就是成功發射了“福衛1號”、“福衛2號”和“福衛3號”。雖然號稱是與美國、法國合作研發,但這些衛星的設計、製造其實全部出自海外。“福衛5號”,事實上是臺灣自己搞的第一顆衛星。
遙測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福衛1號”因電力耗盡,早已變成太空垃圾,臺灣目前能夠操控和使用的衛星,只有“福衛2號”和“福衛3號”。其中,肩負最多任務的是2004年發射的“福衛2號”,原本設計壽命僅有5年,目前已超期服役6年。臺當局斥資36.5億元的“福衛5號”,未來要承接的就是它的工作。
“最具有臺灣味的衛星”,從臺灣太空中心主任張桂祥的形容,可以看出研發團隊對“福衛5號”的驕傲程度。在國際上,衛星的任何組件和技術,幾乎都被視為太空和軍事科技的最高機密。臺灣在有限的預算條件下(大概相當於韓國的十分之一),能夠實現衛星組件全部自製,確實相當不容易。“福衛5號”的技術人員曾透露,研發最大的突破也是最冒險之處,是自製2米解析度的遙測鏡頭。這種鏡片直徑達46.6釐米,可以從720公里高的太空軌道,清楚拍攝到地面的汽車影像。這相當於從臺北101大樓頂部,清楚拍出地面上螞蟻的頭部。而鏡片的打磨精度,相當於整個籃球場的平面落差,不超過一根頭髮的直徑。“福衛5號”的研發成功,意味著臺灣首次掌握了研製這種高精密航太鏡片的技術,衛星遙感技術有了很大提高,這一步對島內太空科技的發展相當重要。
軍事情報價值不容小覷
當然,“福衛5號”對於臺灣而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完全自主研發”。在具體技術水準上,“福衛5號”除了彩色遙測解析度提高了一倍外,很難説比“福衛2號”先進多少。因為在很大程度上,這項數據是選擇離地球更近的軌道來實現的,犧牲的是遙測的週期頻率——相對於“福衛2號”每日通過臺灣上空一次,“福衛5號”需要兩日一次。對於倚重衛星監控地震、颱風災情的臺灣來説,這項數據的弱化顯然將是更大的損失。
不過,“福衛5號”對於臺當局還有一項重要價值,那就是軍事情報方面的助力。雖然為了減少政治阻力,臺當局每次發射衛星都會對外宣稱是“純粹的氣象衛星”,但衛星強大的遙測能力,使它天然具備很多軍事價值。
一般來説,衛星的遙測解析度小于3米就能用於軍事偵察。遙測解析度2米的“福衛5號”,可以清晰觀測到地面上汽車大小的物體,在軍事情報上的用處很明顯。以臺軍的“電訊發展室”為例,這個臺當局最重要的軍事情報機關,主要就是通過電子偵搜站、通訊情報監聽站和衛星接收站來工作。在軍事通訊系統大量光纖地下化的現在,“電訊發展室”通過通訊情報監聽獲得的情報越來越少,衛星偵搜需求則越來越迫切。即將升空的“福衛5號”,加上超期服役的“福衛2號”,對他們的價值不言自明。(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
[ 責任編輯:盧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