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進黨為“去中”招數盡出 沒了根的臺灣還能走多遠?

2017年10月12日 08:41:36來源:台灣網

民進黨為“去中”招數盡出 沒了根的臺灣還能走多遠?

蔡英文當局欲縮減臺灣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比例。(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近來,蔡英文當局欲縮減臺灣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比例一事鬧得沸沸颺颺。

  據臺媒報道,臺當局“教育部課程審議會”20日召開“課審大會,提議島內普通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比例從原先的45%至55%降至30%為上限,將20篇文言文減到10篇,並網路票選出10篇文言文。其中,經典古文只剩4篇,5篇為冷僻的臺灣古詩文,還有1篇為日據時代日本女作家的文章。

  有島內報道指出,從2019學年度開始,韓愈的《師説》、諸葛亮的《出師表》、顧炎武的《廉恥》等經典文章,恐怕將從臺灣高中語文課本裏銷聲匿跡。臺灣《中國時報》認為,蔡當局減文言文比例,並刻意引入日本人的著作,就是在刨根、在輕蔑中華文化,遂行“去中國化”及文化“臺獨”。

  新課綱草案一齣即引來排山倒海的批評。

  臺灣知名作家王豐在Facebook指出,現在蔡當局上下叫嚷著“去文言文”,蔡英文在想什麼?就是想 “去中國化”、“隱性臺獨”,將“去文言文”立為一個旗幟鮮明的指標!

民進黨為“去中”招數盡出 沒了根的臺灣還能走多遠?

詩人余光中(左)與妻子范我存(右)。(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多位臺灣“中研院院士”和大學教授進行聯署,呼籲課綱應審慎研議。據臺灣《旺報》報道,近日來仍不斷有島內外知名文學研究者、教授以及作家加入,截至30日已有1萬5113人加入聯署,包括知名作家余光中、白先勇、齊邦媛、渡也、簡媜、黃錦樹、蕭蕭、焦桐等,都支援專業審定語文課綱,捍衛課綱修正不淪為意識形態的工具。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余光中今天受訪時表示,文言文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載體,延續了老祖先幾千年來的思想、看法和結晶,“如果把它拋掉不用,我們就會變成沒有記憶的民族!”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出席“鄭成功收復臺灣355週年論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鄭成功收復臺灣355週年論壇”26日在臺北舉行,據香港“中通社”報道,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活動上表示,島內近幾年的教科書內容都被民進黨糟蹋,史觀被改變,實在是讓人膽戰心驚,難怪現在的孩子變成“天然獨”。她呼籲學界必須正視此問題,發揮影響力告訴社會,“臺灣與大陸的連結絕對是切不斷、分不開的”。

馬英九展示自己親手書寫的對聯。

  前臺灣領導人馬英九也坐不住了。29日,馬英九在Facebook發文“古文與慈母”,追憶小學時母親教讀《桃花源記》的舊事。他回憶到,從小媽媽要他背誦古文,爸爸要他練寫毛筆字,這是中華民族家庭教育的重要傳承,也讓他一生受用不盡。馬英九認為,古文與詩詞是中華文化最寶貴的資産,臺灣減少文言文比例是時代的倒退。

  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30日上午在Facebook發文直指,蔡當局不讓臺灣人讀經典古文,是為了讓臺灣人的中國意識更薄弱,土匪要連根拔起臺灣人的心靈的根,傷害的會是世世代代的臺灣人。她強調,當土匪不讓學生讀千百年來最重要的經典,當下一代連范仲淹都無法讀,語文連韓愈的《師説》都被刪除了,這是不可想像的世世代代代的心靈與智力的浩劫。她指出,民進黨就是想讓臺灣人退化、變笨,或許這樣會比較好統治!

  針對民進黨上臺後不遺餘力“去中國化”,洪秀柱忍不住痛批:“蔡大小姐”實施去孫(孫中山)、去蔣(蔣介石,蔣經國)、去孔(孔子)、去關公、去媽祖、去道教和所有宗教,“只要是大陸來的,通通都去除,現在也不願祭祀鄭成功,這就是無所不在的‘去中國化’、‘去中華文化’。”

  以下略舉民進黨“去中國化”的幾個例子:

  “綠委”提議廢除孫中山遺像

孫中山遺像。(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聯合報》早前報道,去年2月,蔡英文當局還未正式上臺,民進黨籍“立委”高志鵬便迫不及待地提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宣誓條例”等“修法”,主張廢除孫中山遺像,未來臺灣地區領導人就職將不再向孫中山遺像行禮,引發朝野議論。高志鵬宣稱,“轉型正義”的第一步是追求真相,向孫中山行禮是蔣介石為鞏固統治正當性的工具。

  中正紀念堂停售蔣介石紀念品

臺當局推行中正紀念堂“轉型”。(臺灣《中時電子報》)

  每年“二二八”前後,坐落于各大公園及校園內的蔣介石銅像便會成為“獨派”發泄的對象,噴漆、斷頭、摧毀……手段慘不忍睹。今年2月,島內綠營勢力繼續借“二二八”事件70週年發動“去蔣”浪潮。據《中國時報》報道,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2月25日宣佈,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的目的,“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商店下架停售“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的商品,包括玩具、文具和生活用品等,並且在開閉館時停播“蔣公紀念歌”,停止發放涉及“威權崇拜”的簡介和其他宣傳品。

  破54年慣例降格鄭成功祭典

  每年4月29日,鄭成功祭典都會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舉行,往年都由臺當局派“內政部長”主祭,今年祭典卻遭“降格”,主祭官變成了臺南市長,“中樞”的規格不復存在。據臺灣《旺報》報道,臺當局“內政部”在向媒體解釋時稱,鄭成功祭典未來將直接由臺南市長主祭。這一決定打破了長達54年的“中樞”主祭慣例。外界痛批,臺當局這是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大搞“去中國化”。

  取消“遙祭黃帝陵”

民進黨為“去中”招數盡出 沒了根的臺灣還能走多遠?

蔡英文取消“遙祭黃帝陵”。(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旺報》報道,國民政府遷臺後,往年配合清明節前夕舉辦“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而今年3月,臺當局“內政部”卻以典禮與春祭時間相近,典禮形式、地點與參與人員亦大致重疊,不單獨舉辦“遙祭黃帝陵”。

  如今,縮減高中課綱文言文儼然是民進黨操弄“去中國化”的又一新動作,只是,斷了根的臺灣,未來還能走多遠呢?

民進黨為“去中”招數盡出 沒了根的臺灣還能走多遠?

  老師帶孩子讀文言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灣《中央網路報》27日發表時評指出,文言文比例的刪減,只是加速“去中國化”的縮影,這樣的作法,不只是自廢武功,更將是自尋絕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島內自由作家桑品載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減少文言文比例,看似文化議題,骨子裏分明是政治議題,或是為了政治目的借文化為手段。文言文在中國文化史中表彰著精粹、高尚、典範,去文言文毋寧是使自己變得膚淺、愚蠢、幼稚,便於獲致政治利益。政治是一時的,文化不但源遠流長,而且是有機體。“文化臺獨”消滅不了中華文化,反會使自己政治短命。

  臺灣佛光大學中文學系教授、前語文課綱委員謝大寧30日在《中國時報》發文質問那些魯莽滅裂、一心只想要把中華文化從教育中拔除的文化“臺獨”論者:抽掉了中華文化,你們所説的“多元文化”將何所附麗?這樣的臺灣文化,除了蒼白,還會剩下什麼?(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