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國在臺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美國在臺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18日指出,臺海兩岸對“九二共識”各有解讀,但“九二共識”在推動經濟與文化互動上能發揮效用,雙方應繼續維持共識之基礎。北京對臺立場並未缺乏一致性,統一仍是終極目標。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日前在APEC結束後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舉行非正式會面,雙方再度強調“九二共識”。卜睿哲18日在布魯金斯研究所網站發表專文,認為有3點理由,外界應重視這次會面。
首先,大陸方面因APEC為國際場合,無法同意馬英九齣席,但兩岸有許多事務待解。其次,兩岸關係面臨阻攔,《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是馬英九推進兩岸事務的重心,但相關協議在臺“立法院”遭民進黨反對和發生學運,後續難有斬獲。
第三,雙方都對未來的領導走向感到焦慮,北京希望儘快推動政治議題,並認為臺灣只想順其所願,不欲處理大陸想要的事務。北京缺乏耐心,顯示對臺灣的誤解,特別是大陸領導人今年9月會晤臺灣統派團體時,就統一施壓,未提及“九二共識”。卜睿哲分析,外界觀察到,此次張王非正式會面以“九二共識”為焦點,雙方應繼續維持。
以“九二共識”為基礎,至少可確保雙方短期內了解彼此意向,在互利情況下擴大合作範圍。他指出,北京對臺立場並未缺乏一致性,統一是終極目標,“一國兩制”仍是完成統一的方式。大陸不是不清楚臺灣因為各種原因不支援“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即使雙方對“九二共識”各有解讀,但共識對推動兩岸經濟與文化互動發揮了作用。
卜睿哲還説,此刻兩岸政治與安全議題走向仍不明朗,但北京擬定對臺政策時,納入多少臺灣民眾意見,決定兩岸現在和未來的進展。他也提出,如果“習馬會”可以舉行,臺灣反對陣營的質疑不應是不進行“習馬會”的原因,而是要考慮會晤後如何適當推動,以及確保爭取更廣大民眾支援的因素。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