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過去了,曾經換掉洪秀柱的國民黨,還有機會再起嗎?
臺灣包袱鋪,國民黨要挺住!四年前,國民黨為了各種原因強勢換掉洪秀柱之後並沒有挺住,“九合一”連同領導人選擇,敗得一塌糊塗,以至於“百年老店已死”的消息鋪天蓋地。不過四年過去了,國民黨非但沒被民進黨“搞死”,反而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去年剛剛結束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讓藍天重回15個縣市,一片大勝之勢(下圖,看顏色就好)。不過也有些島內媒體人和國民黨人士示警:這次選舉是民進黨選輸了,而非國民黨選贏了。實在是民進黨當局政策背離民意太遠,才導致了如此慘敗。
但不管怎麼説,勝利就是勝利,而此戰勝利之後,2020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大戰已經風風火火躁動起來了。這一戰,國民黨怎麼打?不知道,目前最具看點的大戲,是由誰來請纓出戰?
從現在的局勢上看,2018年12月卸任的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已經高調宣佈參選,相比四年前,朱立倫這次爽快、利落很多,想選就要説嘛!沒毛病!
不過相較于朱立倫的改變,變化更大、更劇烈、更深刻的是島內的政治形勢;當“討厭民進黨”成了臺灣最大黨,可以説國民黨勝選的機率就被大大拉高,選擇有限大家懂嗎?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讓朱立倫立馬表態,而讓吳敦義、王金平、馬英九等黨內重量級人士或模糊表態、或回避表態、或延遲表態。畢竟,從目前島內各家民調來看,不分藍綠,朱立倫都遙遙領先。領跑者需強化優勢,而落後者則伺機而動,以待時變,從策略層面來看,也一樣沒毛病。
那國民黨基層黨員們的心聲又是如何呢?除了已經站好隊各護其主的黨員之外,大部分黨員期待有一個明確、公平、公開的初選提名機制。
一般而言,初選機制分為三種:
第一,是所謂的“全民調”,即投票人不局限于國民黨黨員,張大哥、李二姐、劉大媽,甭管是誰,愛湊這個熱鬧就可以來投票;
第二,是所謂的“黨內民調”,投票人只能是擁有國民黨黨籍的人士,沒有這個身份,你有再大的意見,也是無權投票;
第三,是兩者結合的投票方式。這種方式又因“全民調”和“黨內民調”各佔的比例不同而分為很多種,這裡就不在為大家一一贅述了。
總之,辦法就是這麼多,其他的好主意暫時也沒有,那麼國民黨為什麼至今尚無定論呢?因為前兩種方式都有明顯的缺陷,而第三種,又不太容易“喬”出各方滿意的方案。
前兩種有什麼缺陷呢?拿“全民調”來説,看起來是很民主的方式,但有兩個問題。
1.如果我是民進黨,我當然希望弱勢的一方能夠出線,這樣就會導致灌票行為的出現,影響實際結果。
2.一旦國民黨定調“全民調”,那根本不用調了,因為結果已經出來了,現在島內媒體做得民調,結果都是朱立倫贏。那有人就會很不開心咯~
第二種黨內民調,一方面對於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較有優勢;但更重要的是,黨內投出來的人未必符合全體臺灣民眾的胃口,參考價值打了折扣。萬一在黨內高票當選,島內選舉一塌糊塗,豈不尷尬~
所以綜上,第三種兩者結合的投票方式就是唯一之選了。但究竟比例怎麼確定才能相對公平,還要幾位當事人如何博弈了。
總而言之,歸根結底,我們希望臺灣好,臺灣人民好,兩岸關係好,國民黨能不能在臺灣人民的熱切期盼中,推選出合適的人選,大家都在看~
最後一張圖,純屬呼應標題,沒有其他的意思,真的~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