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猛往大陸跑 可把蔡當局嫉妒壞了明目張膽擺臭臉
臺灣包袱鋪,好機會在大陸。大家好,眼看年關將近越發熱愛工作的撩叔又來了。年終歲尾是離職、跳槽的爆發期,不少海峽對面的臺灣年輕人,選擇脫離“苦海”,來大陸打拼自己的事業。
大陸經濟不斷成長,加上利好政策不斷出臺,臺灣青年在大陸能夠獲得更多成長機會。兩岸經營者俱樂部主席王國安指出,現在是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最好的時機。
王國安説,大陸生産總值GDP已達臺灣的25倍多,各方面需求都非常旺盛。
他舉例説,大陸今年出遊人數可望達50億人次,光是2017年的出境人數就有1.27億;而大陸老年人口有2億人口,養老産值就敵得過臺灣全年生産總值,旅遊、養老、餐飲的商機相當龐大,伴手禮經濟隨之崛起。且現在大陸每年出生2000萬人口,也讓早教行業開始風起雲湧。這些服務業産業都是臺灣的強項,臺灣年輕人應該儘早來大陸發展,共用大陸發展機遇。
《中國時報》暨《旺報》總編輯王綽中也表示,目前臺灣低薪的狀態非常嚴重,薪資不但沒有成長、甚至還滑落,無法讓臺灣年輕人發揮所長。事實上大部分臺灣員工一直以來有兩個優點,一個是忠誠度高、一個是願意認份付出,因此現在有許多大陸僱主都喜歡用臺灣員工。
王綽中説,臺灣年輕人願意來大陸就業的話,現在是非常好的時機,臺灣年輕人在大陸創業、就業已經是個大趨勢,尤其兩岸又有共同的文化、語言。在這個大背景、大環境下,並不會因為政治的干擾就影響臺青西進的意願,相信未來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的人數只會多不會少。
上海麥可將文創園副總經理連凱文在分享創業經驗時建議,臺灣青年目前真的不要輕易急著在大陸創業,先在大陸就業個一年、了解大陸環境,及各省人不同的特性、特色、建立起人際關係及人脈後,再做創業考慮。
連凱文的父母是最早來大陸發展的臺商之一,如今家族企業在大陸發展已經27年,他自己來大陸17年。
連凱文指出,上海正從産業2.5(製造服務業)全面轉型到産業3.0(服務業),而大陸文創産業于5年前才開始發展,隨著大陸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提高,文創有著可預見的“井噴”前景。
你看看,兩岸媒體、企業、民間機構都在幫助臺灣青年謀劃更好的未來,而臺青來陸大勢也一路高漲。不過這種積極向上、共同進步的態勢,有些人偏偏就看不慣呢~
為了掌握臺商學校的辦學情況,蔡當局陸委會近日邀請臺商學校主管返臺開會,當局“教育部”也受邀列席。面對近5年臺商學校畢業生,留陸念大學人數增,“教育部”主管表示,“並不樂見臺生“西進”求學”。
一名臺商學校主管透露,“教育部”雖然沒有限制學生“西進”深造,但在會中表達的意思,就是希望臺生回臺讀大學,臺灣人才不要外流。但大陸高教發展突飛猛進,再加上對臺生釋出均標便可申請陸校的政策,臺青前往大陸求學與就業的潮流,根本難以抵擋。
另一名臺商學校主管稱,臺灣當局無意協助,不願意向臺商學校釋出大學考試加分機制,難刺激臺生回臺升學。
上海臺商子女學校校長陳俊男指出,臺灣學生今年起便可以學測均標申請大陸大學,“我們(島內)卻沒有提出任何優惠”,面對臺灣就業條件不佳,青年赴陸發展已成趨勢。
所以撩叔只想真誠地跟擺臭臉的蔡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説一句: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