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反滅香”遊行驚現署有蔡英文名字的香案,活動單位稱是蔡英文辦公室委託設置的。(臺媒圖)
台灣網7月24日訊 明朝末年,大太監魏忠賢權傾朝野,自封“九千歲”。閹黨勢大,一時間,不少官場、民間人士或為攀炎附勢、雞犬升天,或求避禍自保、虛與委蛇;紛紛為其廣立生祠(立生祠係中國古代信仰民俗,為活著的人建立祠廟,而加以奉祀)……為了對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推行的“滅香封爐”表達意見,島內宗教團體昨天(23日)舉辦“眾神上凱道”活動。誰料,現場竟驚現署有蔡英文名字的香案(香案:擺放香燭貢品以供奉神靈、牌位等的長方形桌子,常放置於寺廟)。案頭上爐、燭、香、花齊備,“恭迎蔡英文聖駕”之類字眼赫然在目,令人瞠舌。
近期,臺當局擬修訂課綱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以及斷廟宇香火等事件,均引發蔡英文方面刻意“去中國化”或“去中華文化”的爭議。臺“環保署”發起的所謂“減香”運動引發島內各地宮廟、信眾強烈反彈,紛紛質疑此舉是以環保之名,行“滅香”或“封爐”之實。雲林北港武德宮等全臺宮廟昨天(23日)串連發起“眾神上凱道”活動,有島內報道指,共有全臺上百間廟宇約80尊各路神明,同時齊聚凱達格蘭大道,通過陣頭及神轎遊行,宣揚傳統宗教文化習俗。昨天,來自各地的陣頭及信仰民眾,于下午2點整隊,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出發前往凱道,主辦單位估算有超過10萬人參與。
氣勢如虹的“反滅香”大遊行活動現場,不僅有各路信眾沿途依各廟宇習俗,跳八家將、敲鑼打鼓,竟還出現了署有蔡英文名字的香案。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活動團體指出,這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委託設置的。對此,蔡辦趕忙出面否認,發言人黃重諺稱,蔡辦沒有、也不會委託任何團體有這樣的設置。“根據我們的了解,那是團體活動的一部分”,與蔡辦並沒有關係。
或許應該承認,一直不遺餘力“去中國”的蔡英文當局,即便意圖插手宗教事務,干預信眾遊行,也不會選擇“立生祠”這種極具中國古代民俗文化色彩的施為方式,但其以環保為由,推動所謂“宮廟減香”,對宗教信仰活動實施過度管控,依然激起宗教人士、信眾及輿論的譴責浪潮。
此次遊行發起單位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炮轟,臺當局打著環保大旗過度管控,一爐一香是底線,絕不能再減,金紙也不該送往垃圾焚化爐燃燒,此舉不成體統。
彰化芳苑路上厝封玄宮主持謝富閔質疑,蔡當局究竟是要“減香”還是“滅香”?燒香不僅是傳承信仰,更是所有臺灣人的精神寄託,絕對不能斷。另據昨日上午消息,就在島內宗教界人士、信眾23日下午準備踏上凱道護香火前,臺“環保署長”李應元上午緊急前往臺北龍山寺上香,並再度“辟謠”稱,滅香完全不是事實,可能有的媒體寫錯被截圖,畢竟“減”這個字很容易和“滅”搞混了(繁體字的“減”與“滅”字形十分相近),希望大家冷靜判斷。儘管如此,李應元上香過程中仍屢有現場香客對他嗆聲:“少量為什麼要封爐?”李應元表情尷尬想快步離開。
昨日“反滅香”大遊行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前有史以來首次跨宗教、跨宮廟眾神的“嘉年華會”。臺灣《中國時報》評論指出,其實這就是宗教抗議事件,針對施政失能的蔡當局而來!簡單而言,焚香與紙錢不是單純的環保污染問題,其背後隱含宗教香燭、紙錢産業,以及人對神、祖先、鬼複雜的宗教情感與信仰認同。主管官署應該作跨“部會”思考,為百姓尋求傳統宗教在現代社會的出路。可惜,蔡當局“專挑軟柿子吃”,不願針對宗教事務作細膩的綜合輔導管理。“環保署”對火力發電廠的煙塵排放、重化工業的CO2污染、全臺幾百萬車輛排放的廢氣等重大污染源視而不見,卻把矛頭對向污染源低的底層百姓與宮廟,當然會引起宗教界怨氣。
評論質問,“史上最大科”眾神在凱道的演出,“謙卑”的蔡當局可曾謙卑地看清其中的道理?
蔡英文上臺以來,已激起島內眾多行業、社團、族群的抗議聲浪,為何還要得罪民間宮廟和信仰民眾,引發新一輪眾怒呢?臺灣新黨發言人、新黨青年委員會召集人王炳忠22日接受台灣網記者採訪時直言,臺灣的草根民俗文化,是民進黨及其背後勢力要“去中國化”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最後一里路。
王炳忠分析,宮廟“眾神上凱道”活動看起來是臺灣民間捍衛信仰,守護香火的行為,但背後有深層次原因。“我是本省人,又是臺南人,從小就接觸臺灣的民俗文化,我知道臺灣一般的草根民眾心裏敬天法祖,初一十五要‘拜拜’,這是很單純的本土文化,也是我們祖先‘唐山過臺灣’從大陸帶到臺灣去、綿延幾百年根深蒂固的民俗文化。”
王炳忠説,祖先的香火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之一,民進黨再怎麼斷中國文化的根,斷不掉我媽媽這種臺南鄉下普通老百姓的樸素信仰。當然,僅靠民俗確實不能夠完成“反獨促統”歷史大業,但是“獨派”也害怕民俗的力量慢慢軟化掉它們想要建構的題目,所以民進黨對民俗也開刀了,連什麼“臺灣人不拜中國神”這些口號現在都跑出來了。民進黨想搞“綠色恐怖”、“重新戒嚴”、出臺各種“法令”限制兩岸交流,可是過去8年兩岸經貿文化的交流,現在要剪也剪不斷,民進黨現在要真把“三通”封鎖,倒退回到過去,恐怕臺灣的百姓也不答應。(台灣網 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