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大選”臨近 島內選情為何炒不熱?

2015年12月18日 22: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選“臨近 島內選情為何炒不熱?

  臺灣三組“大選”參選人。圖片取自臺媒

  台灣網12月18日訊 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候選人競選活動19日正式起跑、島內連日爭吵不休的“大選”辯論也終於在這兩天塵埃落定、首場領導人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確定將在12月25日舉行,距離“大選”不足一個月,各項規定性的活動漸次拉開序幕,但不管是藍營高層展現團結氣氛的餐敘、還是蔡英文不斷的拜票動作,島內媒體卻紛紛感嘆,選情依舊冷颼颼。

  從1996年臺灣地區首次實行領導人直選至今,臺灣“大選”投票率一路下滑,從2000年82.7%,到2004年80.3%,2008年跌破八成,下降到76.3%,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合併選舉,投票率仍跌到74.4%,臺媒推測,明年“大選”投票率可能還會往下滑。

  選民內心不確定性高

  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文章指出,島內選民過去對政治、選舉的熱情異常高亢,希望用選票為明天鋪就一條璀璨的道路,改變生存條件。但現下的臺灣,某種對於民主的懷疑,卻可能更深地敲擊著選民的內心。不斷下滑的投票意願,或許可以解讀為選民心理的成熟,但更可以解釋為對政治普遍的失望,選民日漸感到這一票投下後,明天仍是不確定的。

  民進黨或許明年有機會勝選,但它的執政卻仍然令人憂慮。不只是它在處理兩岸議題,可能重現左支右絀的窘境,更在於其對於世界局勢的解讀能力過於薄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臺灣如何求存,民進黨的政策能力仍待檢驗。此外,陳水扁執政時期的貪腐印象仍留存在臺灣民眾腦中,蔡英文炒地皮事件近日鬧得沸沸颺颺,已經引發選民疑慮。

  馬英九當局的執政,讓國民黨擅長經濟的招牌受損,民進黨仍然停留在靠意識形態吃喝的層次,讓選民難以真正信任,於是出現了第三勢力爭食這個政治空間。或許正如民進黨旗上的那幅圖像,臺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徬徨地不知走向何方。

  藍綠政治惡鬥不斷 選民視聽疲勞

  互揭老底、打口水戰已經成為島內選戰常態。臺灣綜合研究院11日下修2015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從原本6月3.35% 的估值,一舉下修至0.98%,面對島內經濟形勢的下滑,藍綠兩大政黨仍然惡鬥不斷。縱觀島內各大媒體每日報道,政治交鋒攻擊、爆料或衝突,仍是新聞聚焦的熱區。從民進黨猛攻王如玄“軍宅案”、國民黨反擊蔡英文炒地案,離“大選”已經不足一個月,兩大政黨卻不斷翻炒這些議題,

  有調查顯示,島內選民最關注的5大選舉議題,依序分別包括薪水低落、高房價、貧富差距、健保浪費、年金改革等,全都與經濟、財政問題有關。選民盼候選人端出的是真正的“政策牛肉”,卻天天被口水轟炸。難怪有島內民眾抱怨,一個多月來每晚打開電視,名嘴們圍繞“炒軍宅”“炒地皮”吵來吵去,“這次‘大選’,好像沒別的新聞,全被房子和地皮綁架了”。

  距離臺灣2016還剩60天的時候,有市調公司做了一項“2016‘大選’選民認知程度”調查,調查顯示,有很多民眾,尤其是經常使用網路的20至49歲年輕選民,對於明年1月究竟要選什麼?候選人有哪些人?還是傻傻弄不清楚。雖有高達7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會去投票,卻同時也有高達6成的人,連明年1月究竟要選什麼、戶籍所在地選區有哪些候選人?候選人的政見、訴求為何?都一片茫然,初估這類“茫投族”全臺至少有450萬人。

  候選人缺乏同理心 首投族不買賬

  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首投族”(首次擁有選舉權的島內選民)多達129萬多人,其中年滿20周歲的年輕“首投族”大概有八成,佔總投票人數的5%還多,被視為影響選情的關鍵族群。

  由臺灣大學、政治大學等共7校主辦的“‘大選’青年對談”6日舉行。國民黨朱立倫、民進黨陳建仁和親民黨宋楚瑜共同暢談青年政策,盼搶攻“首投族”選票。青年代表提出對青年就業高工時低薪的看法、如何解決青年居住問題等五大問題。各個候選人都趁機兜售自己的選舉政策和理念,同時大打嘴仗。比如,宋楚瑜炮轟教改並未讓學習更輕鬆、臺當局不斷漲學費;陳建仁除了吹捧民進黨執政時的繁星計劃外,更批評現臺當局在大學退場機制的盲點;朱立倫除質疑民進黨社會住宅政策外,也似有暗諷陳的論文事件。

  臺灣“清華大學”學生周柏吟分別評論質疑説,親民黨的青年政策仍以其2000年“大選”提出的政策為主軸,有走回頭路的疑慮;國民黨儘管端出住房、教育、育兒等政見,但為朱立倫“黃袍加身”的大戲卻讓國民黨難獲青年選民信任;民進黨針對議題提出許多不同例子,卻也未深入談到具體方案與政策。周柏吟感嘆,三組候選人的表現都令年輕選民感到憂慮、恐懼。

  臺灣年輕人過去一直被貼上“政治冷感”的標簽。他們就業前景“黯淡”,加上看倦了種種政治亂象,所以對選舉投票也是無感居多。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鈕則勳觀察認為,從對談中可發現候選人只想在聲勢上壓倒對方,未必真心想和年輕人交心,各黨爭取年輕選票的策略仍多只浮面地迎合年輕族群,未必能産生深刻共鳴。若缺乏同理心,候選人的選舉操作能否讓年輕族群買單,恐還在未定之天。

  萬眾期待的“大選”電視辯論將在今年12月26日、27日及明年1月2日舉行,在選舉倒數不足一個月的時候,是否能借此炒熱島內選情,還是未定之説。(台灣網 李寧)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