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李登輝瘋狂否認臺抗戰歷史 馬英九狠批:作踐自己

2015年08月21日 09:24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日前夕,臺灣前“總統”李登輝屢屢發表媚日言論,遭兩岸各界猛烈抨擊。在一片罵聲中,李登輝毫無收斂,日前又在日本雜誌上刊文,再次稱日本為“祖國”,並表示,二戰期間的臺灣人“身為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70年前,臺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臺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相關言論再次激怒臺灣社會,有島內網友疾呼“必須立刻鋤姦,我們納稅人有必要養這麼個大漢奸嗎?”

  據臺灣《聯合晚報》20日報道,李登輝日前以“臺日合作新面相的曙光”為題在立場偏右的日本月刊《Voice》上發表文章,該雜誌副標題稱,李登輝是比任何人都重視臺日關係的臺灣前“總統”。李登輝在文中稱,“當時(指二戰時)臺灣的同胞們,毫無疑問都是作為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他還説,日本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代表沼田幹夫拒絕出席對日抗戰勝利閱兵活動是必然的事,“臺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臺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馬英九一連串動作,可以説是針對日本的刁難或騷擾,試圖想要討中國大陸的歡心。

  除了抹煞臺灣抗戰史,李登輝在文章中還稱,“九二共識”完全是“偽造的産物”,因為1992年香港會談中根本沒有達成“一個中國,兩岸各自表述”的共識,當時他擔任總統,“從來沒有人向他報告有達成這一項共識”。李登輝還肯定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是理性且不巧言令色的“才女”,稱會全力為蔡輔選。

  臺灣“中央社”報道稱,對於李登輝的最新媚日言論,馬英九20日回應説,一個做過12年“中華民國總統”、現在還享受“總統”卸任禮遇的人,居然會説出這樣出賣臺灣、羞辱人民、作踐自己的媚日言論,“我感到非常震驚、痛心和遺憾”。李登輝這樣怎麼對得起抗日犧牲的先賢先烈,以及2000萬犧牲的軍民同胞?馬英九呼籲李登輝立刻收回言論,並向臺灣民眾鄭重道歉。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20日表示,聽到李登輝的言論,“氣到不行”,呼籲全民對李登輝的言行囗誅筆伐。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瑋稱,李登輝事實不分、邏輯不清,用納稅人的錢享盡榮華富貴還吃裏扒外,“説他叛國只是剛好”。

  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20日稱,李登輝8月初接受日本雜誌《Voice》的專訪,並非投書,當時專訪主題是臺日經濟交流和未來發展,在專訪中聊到臺日交流時,記者提問紀念對日抗戰是否會造成臺日芥蒂,當時李登輝的回答是“70年前臺灣沒有抗日作戰的問題”,因為當時臺灣是日本的殖民地。對於有人認為當時臺灣也有抗日活動,王燕軍稱,當時臺灣島內的抗日活動,是因為日本總督府控制臺灣人而産生的對日政權抵抗,臺灣人抗日不能解讀成整個中華民族的對日抗戰。

  對於李登輝抹煞臺灣抗戰歷史,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提出許多證據予以駁斥,包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0月25日臺灣才光復,這段時間內仍在日本的統治下,但臺灣人還是自發慶祝了10月10日的“國慶節”,作為戰勝者歡欣鼓舞地慶祝二戰結束。王曉波説,臺灣參與抗日的人太多了,包括成立臺灣義勇隊赴大陸參戰的李友邦。二戰結束後,日本、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盟軍佔領,但臺灣、朝鮮卻沒有跟著被戰敗處分,可見國際認為臺灣人是被殖民的,不是日本的合法國民。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楊偉中表示,許多臺灣人前往中國大陸參與抗日工作,是不爭的事實。類似李登輝的“日本殖民統治全面肯定論”,悖離史實,不利於亞洲各國民眾的和解與交往。

  “太瘋狂了!”有臺灣網友如此評價李登輝的言論,“人之將去,原形畢露,李登輝終於説實話了,愛臺灣是假,愛日本才是真。他掏心掏肺地對日本表忠心,日本人聽了都肉麻”。有網友稱,“就算李登輝要否認國民政府的抗日,難道原住民沒有抗日嗎? 他真不怕遭天譴啊!”臺灣《聯合報》的讀者評論説:“二戰中,男人送去當炮灰,女人被迫去慰安,日本這樣對待臺灣人,李登輝竟稱日本為祖國,説臺灣和日本同屬一國,不折不扣地認賊作父,數典忘祖。”更有網友怒罵李登輝是“自甘當倭奴的一隻綠蛆”。

  而對於李登輝否認“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名詞提出者、臺灣前陸委會主委蘇起20日回應説,李登輝想借著“打破九二共識這只瓶”,來“倒掉一中各表這壇酒”。蘇起稱,雖然“九二共識”幾個字不曾出現在1992年的兩岸函電往返文字中,但任何檢閱過原文的人,都可以看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意涵,這正是1992年兩岸共識的精髓所在;若沒有“一中各表”的共識,哪來1993年的汪辜會談?對於李登輝此前否認“九二共識”的做法,馬英九5月出席陸委會特展時,在1992年“國統會”做成“有關一個中國涵義”的歷史文件前,三度指著李登輝的簽名,反問媒體“那這位是誰”?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