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許信良:“臺獨”從不是民進黨建黨初衷

2015年04月07日 09:5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從上世紀90年代提出“大膽西進”到之後的“大膽開放”,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先生一直以富有戰略眼光而在島內受到推崇。4月2日,《環球時報》記者在他位於臺北的辦公室對他進行了專訪。許信良告訴記者,“臺獨”從來就不是民進黨建黨初衷,“獨派”力量也不是民進黨主流。面對去年“九合一”大勝後民進黨內出現的某種想繞開兩岸政策的僥倖心理,他直言,蔡英文主席和民進黨必須調整兩岸政策,這是民進黨執政的責任,不只是為了2016年選舉,更為了兩岸長久關係。

  “臺獨”不是民進黨主流價值

  環球時報:民進黨一直被貼上“臺獨黨”的標簽。“臺獨”是民進黨的建黨初衷嗎?

  許信良:民進黨的全稱叫民主進步黨,甚至沒有“臺灣”兩個字。可以説,它是臺灣民主運動的産兒,建黨的動能以及奮鬥的目標就是在臺灣實現民主,用進步的價值觀念帶領臺灣、治理臺灣。

  早在日本統治時期,臺灣就出現了民主運動,一些左派人士提出“臺灣獨立”主張。可以説,臺灣民主運動中的“臺獨”理念只是反日本殖民統治的一部分,跟當時全世界的反殖民鬥爭是同樣的訴求,完全沒有跟中國分離或者敵對中國的成分。當時提出這些主張的人是臺共,後來不少人跑到中國大陸成了共産黨黨員。一般臺灣人也完全沒有與中國大陸分離的意識,日本戰敗後,國民黨軍隊到臺灣接收時,受到臺灣人民熱烈歡迎,當時的歷史記載非常清楚。

  而“臺獨”主張后來繼續下來,並含有分離意識和敵對大陸的成分,國民黨統治要負最大責任。因為國民黨不把臺灣人民看作同胞,而是當成被殖民者一樣,國民黨接收臺灣沒多久,便發生了“二二八事件”。那個時候臺灣人民提出的訴求只是民主和高度自治,而不是分離。1949年國民黨撤到臺灣後,政治上進行20多年的“恐怖統治”和“戒嚴統治”,經濟上帶來的200萬人又嚴重擠壓臺灣人的生存空間,“臺獨”理念開始具有反中國和反大陸人的成分。與此同時,“二二八事件”後被通緝的人中,左派人士跑到大陸成為中國共産黨黨員,還有一些非左派跑到香港、日本和美國,成立臨時政府。他們以留學生為主,在海外發展獨立運動,不過沒什麼行動,屬於知識分子一種思想運動。

  可以説,這些人和民進黨並沒有關係。民進黨的建立,來自上世紀70年代我們這一代發起的臺灣民主運動,後來發生“美麗島事件”,國民黨開始鎮壓,大部分民主運動的領導人被抓或判刑,80年代更年輕一代繼續反抗,辦雜誌宣揚民主,參加地方選舉。1986年民進黨成立時,基本上是由這兩種人組成的:一是選舉出身的政治精英,二是從事理論宣傳的意識精英。當時一些主張統一的人也加入民進黨,像費希平是跟著國民黨到臺灣的老“立委”,他差一點當選民進黨第一任主席。應該説,民進黨當時完全是不排斥統一的,沒有獨立的訴求。

  環球時報:民進黨為什麼在上世紀90年代通過“臺獨黨綱”?

  許信良:通過“臺獨黨綱”可以説是民進黨內部權力競爭的結果。民進黨建黨之初,選舉出身、理性務實的政治精英佔多數。後來李登輝當了臺灣領導人,大量海外獨立運動者回到臺灣,他們對臺灣民主運動沒有任何貢獻,在民進黨內沒有很大影響力。民進黨則基本上是由臺灣本土民主運動者組成,一般缺少理論訓練,對意識形態不擅長。而海外獨立運動者形成一套簡單有力的“臺獨”論述,往往在運動中佔優勢,對民進黨構成很大壓力。1991年,民進黨的新潮流係為了對抗海外回來的“臺獨”運動者,競爭島內人民支援,提出了所謂的“臺獨黨綱”。可以説,“臺獨黨綱”的真正用意是排斥海外“臺獨”勢力,是為了抗拒他們在臺灣取得影響力的一種努力。

  環球時報:民進黨內不斷有人提出調整“臺獨黨綱”,這是一部分人的想法,還是民進黨的整體共識?

  許信良:我剛才講了,“臺獨”理念一直在民進黨內都不是主流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臺獨”信仰者在民進黨內也不是主流力量。1991年“臺獨黨綱”出來後,民進黨的得票明顯下降。黨內長期從事民主運動的人都知道,“臺獨”是選票毒藥,他們一直很抗拒。為了廢除“臺獨黨綱”,民進黨做了不少努力,2000年出臺的“臺灣前途決議文”其實是為了取代“臺獨黨綱”,沖淡其影響,“臺獨黨綱”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被凍結。

  那麼為什麼十幾年過去了,“臺獨黨綱”依然存在呢?我認為最大原因是李登輝的操弄。他成為臺灣領導人和國民黨主席後,一直在民進黨內部培植“獨派”力量。他這麼做,我推測有幾個原因:一是李登輝的父親是日本警察,他本身又長期受日本教育,有很強烈的日本情結;二是長期冷戰的政治格局以及國民黨的反共教育,深深影響他對臺灣處境的判斷,認為臺灣站在美國和日本這邊是正確的。此外,臺灣在上世紀90年代實現民主,可以説是臺灣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李登輝利用執政地位搶奪了民主運動的成果,他一直希望造成他是“臺灣民主之父”這樣的歷史誤解,因此利用“臺灣人教授協會”等與民進黨內“獨派”結盟,介入民進黨的權力運作和政策論述,企圖形塑他在臺灣民主運動史上虛假的和虛矯的“精神導師”地位。可以説,他的操弄一直到今天還在繼續。

  民進黨必須調整兩岸政策

  環球時報:在您看來,2012年“大選”,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失敗在哪?

  許信良:2012年的島內政治形勢對民進黨是有利的,民進黨就輸在兩岸政策上。關於這一點,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主席也了解,她曾表示,兩岸問題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里路,我想這句話是最好的檢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夠清楚明確,中國大陸和美國都表達對民進黨執政不放心,影響很多臺灣中間選民和經濟選民(他們關心臺灣經濟前途,不在乎政治理念),導致這些人轉向。

  環球時報:去年“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聲勢很強,一些人産生僥倖心理,認為不調整兩岸政策也能選上。您認為民進黨能繞過這最後一里路嗎?

  許信良:2016年選舉,臺灣內部的政治形勢比2012年更有利於民進黨,這是確實的。但是不是有利到可以不在乎經濟選民,可以不在乎中國大陸和美國的態度呢?我想民進黨內大多數的政治精英和領導精英是沒有人這麼放心的,也不會這麼想。

  民進黨今天的權力可以説百分之百掌握在選舉出身的政治精英手上。他們最關心選票,凡是對選票不利的因素都會拒絕,反之對選票有利的就會接受。他們的思考理性務實,都知道兩岸關係必須調整,調整到中國大陸可以諒解是最起碼的。這一點可以説是2012年選舉後民進黨黨內的共識。現在就是怎麼調整、如何調整的問題,對民進黨來講,必須調整到中國大陸可以諒解,但同時也不能調整到臺灣內部不能接受,因為民進黨必須跟國民黨競爭政權。

  蔡英文處理過兩岸事務,她不會碰觸中國大陸的底線,未來如果成為臺灣領導人也不會成為兩岸的“麻煩製造者”,她非常了解兩岸的紅線在哪。如今她作為民進黨2016年的候選人,當然知道非調整不可。但怎麼調整到多數臺灣人民能接受、大陸能諒解,這需要高超的政治藝術。最近有人問蔡英文主席,如何看待大陸提出的“九二共識是兩岸發展和平關係必須接受的政治基礎”。她回答説,兩岸和平發展是兩岸共同的責任。這其實是蔡主席對承擔兩岸和平發展責任所做的莊嚴承諾。我覺得可以進一步提出:兩岸和平發展是兩岸共同的責任,民進黨會做積極的努力,不但讓兩岸和平發展的既有成果能夠保全,而且能夠在這個基礎上繼續並進一步發展。

  我認為,民進黨要表達這樣的意願。我們不能挑戰大陸的基本立場,這是臺灣領導者和人民必須了解的。另外要看到,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不只是為了2016年選舉,更是為了執政以後讓臺灣和大陸可以繼續交往,為臺灣人民爭取最大利益。這是民進黨執政的責任,不只是為了選舉,更為了兩岸長久關係。我很高興大陸提出“兩岸一家親”,相信民共雙方能夠儘快找到加強溝通、建立互信的機會與平臺。

  一中原則是世界共識

  環球時報:您對一中原則是怎麼理解的?

  許信良:一中原則不只是大陸的要求,它是全世界的共識。上世紀90年代全球化之前,在傳統的國際政治時代甚至於冷戰還沒有結束的時代,所有國家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都一定開宗明義地説,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當時一中原則是全世界主要國家的共識,進入全球化時代後進一步強化為全球共識。我一再強調,在兩岸關係上,凡是大陸不能接受的主張,就是美國不能接受的主張。我希望民進黨了解這一點,希望臺灣人民了解這一點。

  環球時報:您認為“一帶一路”會給臺灣帶來怎樣的機遇?

  許信良:我認為,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最能表現習近平主席的雄才大略,它是大陸全球政經戰略的一部分。對臺灣來説,可能沒能力參與基礎建設,但是這樣的戰略完成後會讓有關的國家和地區形成更緊密的經濟共同圈,極大地擴大臺灣的經濟活動範圍。臺灣長期把對外貿易作為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而“一帶一路”的經濟範圍對臺灣來講不是過去密切往來的地區,一旦加入對臺灣太有利了。

  臺灣在面對兩岸關係時存在一個很大問題,就是無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還不能超脫冷戰時代戰略思維,總是認為美國和日本對臺灣更重要,大陸是敵對一方,臺灣應更親近美國和日本。但今天的世界完全不一樣了。對臺灣重要的,不僅僅是兩岸在地理上接近,兩岸人民有共同的文化語言、有源遠流長的共同歷史,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大陸已經發展成為在全球政經體制中享有與美國幾乎同等影響力的超級大國。“一帶一路”的發展,必定更強化大陸在全球事務的發言權和影響力。臺灣應該完全停止用冷戰時代的國際政治邏輯來思考兩岸關係。對今天的臺灣來講,中國大陸的重要性,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遠遠超過美國和日本。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