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商時報》24日社論説:這些年我們看到臺灣的經濟,明明是一盤好棋,卻下成一盤爛棋,讓許多人扼腕不已。之所以如此,正是臺灣有一個吵鬧不休的“立法院”,加上一個沒有方向感的“行政院”,於是重大政策延宕的延宕、轉彎的轉彎、停擺的停擺,如此持家尚且不成,治理豈能不亂?全文摘編如下:
對政策提出質疑是在野黨的天職,但提質疑仍得建立在理性的思辨之下,而非刻意杯葛讓政策推不動,更非蓄意羞辱讓部會首長做不下去。遺憾的是,這樣的杯葛、羞辱,民進黨執政時代已經出現,近年在“立法院”同樣周周上演,如今許多官員已視赴“立院”為畏途。在政務推不動之下,走人的走人,消沉的消沉,有些索性做自己想做的事,過過“部長”癮,擺擺官架子,也算苦中作樂。臺灣經濟就在“立院”的漫罵與“政院”的消沉下,快速失去方向、失去活力。
遠的不提,就以“行政院”推了兩年多的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在“立院”審了快一年,該開的公聽會,該做的修正都做了,迄今初審尚未通過一條。再看兩岸服貿協議,在“立院”審查同樣沒有理性的對話,只有無盡的敵意與杯葛,連“立院”公報都不知如何記錄朝野的對話,只能以“現場一片混亂”六字加以形容。此外,眾所矚目的“都更條例修正”、“行政院組織再造”等法案,在“立法院”、“行政院”不知來回多少次,但如今仍音訊杳杳。
除了在野“立委”羞辱官員已成家常便飯,朝野“立委”在議場持麥克風對罵也屢見不鮮。其間的對話就像小孩子吵架互罵一樣幼稚而可笑,我們不想在此多加描述,相信見識過這些場面的人,心中一定有很深沉的嘆息,這竟是臺灣的“立法院”,水準竟淪落到這步田地?這些食民脂民膏的“立委”們難道不能冷靜下來就事論事,冷靜下來討論攸關臺灣前途的法案?難道只能在那邊演肥皂劇給全世界看笑話?
然而,臺灣經濟停滯除了“立院”有責任,這些年“行政院”畏縮的決策風格也難辭其咎。面對退休年金改革、證所稅大戶條款的修正、核四的商轉、電價公式的訂定、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高屏大湖開發等議題,“行政院”一貫左右搖擺,一再轉彎,昔日官員一言九鼎的風格幾已蕩然無存。近來“行政院”更習慣把該做的決定全部加以“封存”,留待日後新民意來決定,這樣舉棋不定的施政態度,失去的不只是商機,更是信任。失去信任則民間投資自然難以成長,投資難以成長則生産力難以提升,生産力難以提升則薪資自然要停滯。
近年臺灣經濟社會之所以難以往前,許多人總以為是自由化不如人,洽簽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不如人,然而只要詳查世貿組織的統計可以發現,這並非根本原因。臺灣今天經濟之所以不如人,實在是政治因素使然,是混亂的“立法院”加上搖擺的“行政院”所致。馬英九在六年前的就職典禮上曾表示,要讓臺當局成為領導臺灣進步的發動機,而不要成為拖累社會進步的絆腳石;然而,一個處處對立的“立法院”,加上一個年年改組的“內閣”,如何能達成馬英九這個宣誓?
臺灣過去推崇尹仲容、李國鼎是臺灣經濟的領航人,這意思是在那個年代不論是出口走向、匯率變革、産業政策走到十字路口時,他們總能獨排眾議,讓臺灣在正確的航道上往前。然而如今臺灣的領航人已迷航,往左往右但聽民意,若意見紛紜則暫且“封存”,停在原點不動。試問:領航人而不決定方向,如何成為領導臺灣進步的發動機?
德國經濟學家Losch曾説:“政府和資本、勞工一樣,同樣也是一項生産要素,施政得宜就會讓生産力提升,反之則會降低生産力。”這席話大概能解釋二戰以來何以有些缺資本、技術的地區,其經濟仍可以快速起飛,而有些資本、技術皆具優勢者,經濟反而停滯不前。可嘆的是,那個昔日讓臺灣躍上四小龍的生産要素(臺當局),如今卻反而是讓臺灣經濟停滯的重要原因。
我們要敬告所有政治人物,六年來是你們讓臺灣經濟停滯,藍綠都有份。臺灣之所以需要“政院”與“立法院”,是要這兩個部門去爭取臺灣的前途,朝野在此是要為臺灣經濟前途而爭,不是為一黨之利而爭,更非為一己之私而爭。一場大選不論誰贏,如果臺灣經濟輸了,那麼選舉的贏家也是輸家。
美國總統林肯在1858年競爭伊利諾州參議員時曾引述新約聖經警告:“分裂之家無可持有”,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社會整體輸了,就不可能有贏家。看看“立院”爭鬧不休、看看“政院”遇事不決,臺灣政治對立之勢已然是分裂之家了,藍綠對立的局面若不儘速改變,臺灣前途堪慮。日後無論誰執政,雖可在掌聲與歡呼聲上任,但必在噓聲與罵聲中狼狽下臺,如此走一遭值得嗎?對得起臺灣百姓嗎?
[ 責任編輯:李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