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3日在臺灣《旺報》撰文,原文《嚇阻中國 寧將南海變戰場?》,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大陸與越南在南海的衝突加劇,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在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中,強調美國與盟國若在南海遭到“侵略”,美國將單方面採取“動武”行為。這是奧巴馬擔任總統以來最顯著要在南海挑起戰爭的説法。
南海危機升高,應該是從2010年3月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高層官員表明擁有南海主權,而且首度使用“核心利益”的字眼,表示“南海是關係到中國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這意味著南海問題和臺灣,新疆,西藏問題一樣,中國絕不容許他國做任何的改變。
這不僅引發南海周邊國家的反彈,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裏也在2010年越南東盟論壇,美國對南海爭端深表關注,南海是“國際水域”,美國願意協助各方協商結束爭議,但不支援任何一方對有關地區擁有主權。
美國對南海使用“國際水域”説法一齣,不但鼓舞越南大舉掠奪南砂島礁,菲律賓也隨即佔有離菲鄰近的島嶼,例如跟中國大陸衝突最大的黃岩島。使南海變成周邊國家較勁的“戰場”,越南軍艦還不時向臺灣駐防的太平島發射炮彈示威。現在奧巴馬再祭出“侵略”與“動武”兩個詞彙,只會讓南海爭奪風波再度捲起千層浪,無助於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美國對於“動武”的認知,在國際戰略上都是“把武力當成一種政治工具使用”,但過去美國敢説“動武”的對象,都是跟美國實力懸殊的國家,例如伊拉克、利比亞、古巴等,甚至連對朝鮮都不敢使用“動武”這個字眼。
但是,美國敢跟中國説出“動武”,顯然奧巴馬在完成從阿富汗與伊拉克撤軍後,美國在國際社會不可能沒有敵人,才會“重返亞洲”來找中國大陸的麻煩。只是奧巴馬雖然説必要時可在南海“單方面動武”,但他還是強調:未直接威脅到美國的危機部分,美國不應單方面行動,而應動員盟邦和友邦採取集體行動,動用外交、制裁、訴諸國際法,有必要時採取多國軍事行動。
這顯示美國對中國大陸還是有所疑慮。畢竟現在的中國大陸並非解體前的蘇聯,貧窮的蘇聯跟富裕的中國大陸是無法比擬的,美國對貧窮的蘇聯可以採取“和平演變”戰略,但對富裕的中國大陸恐怕難以動搖其國力。
在南海局勢越來越詭異的情況下,奧巴馬威脅要在南海“動武”的動機又是為何?首先,美國總統能在歷史上留名者,大多跟戰爭有關,奧巴馬擔任了近6年的總統,一直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施展武力,南海應該要比東海更容易下手。
其次,南海周邊的東盟國家,幾乎都是弱國居多,東盟國家如果要和中國大陸爭奪南海主權,必然要依靠美國的力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美國對南海的態度越強硬,菲律賓和越南覬覦南海的主權與資源的野心就會更大。
第三,奧巴馬揚言美國還要繼續做“世界未來100年的領袖”,既然如此,美國絕不可能讓崛起的中國大陸有機會繼續發展。在烏克蘭被俄羅斯主宰下,美國因為地緣戰略的問題,難以直接介入烏克蘭分裂危機,所以只能“重返亞洲”來圍堵中國大陸,不管美國是否會真的動武,但是美國起碼在東方贏得面子。
由此可知,美國對南海問題從認定是“國際水域”,到攸關美國的“國家利益”,就已經開始擺明美國要強力介入南海衝突。而奧巴馬説出中國大陸在南海是“侵略”,美國不惜單方面“動武”,顯示南海問題只會越來越複雜,而不可能再平靜無波。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