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服貿躺著中槍

2014年04月04日 11: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取消列印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服貿躺著中槍

    2014-04-04 10:42人民日報海外版我有話説字號:TT

    穿黑衣、聚人潮、衝進核心機關,臺灣持續3周的這場運動叫作“反服貿”。但這麼多天過去了,警察眷屬們已經求學生“放過我先生”了,仍然沒有一個人出來講明白反的是服貿的哪條哪款!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兩岸ECFA下的一個協議,當時的ECFA通過了,早收清單通過了,早收清單所涉及的臺灣産品出口都提升了20%多,服務貿易協議是早收清單的擴大版,怎麼服貿就不行了?還是那句話,到底哪一條不行?

    剛開始的口號是反“黑箱”,聽上去反的是服貿的程式,但這個協議由臺灣各主管部門100多人組成談判隊伍、經過幾十輪談判談成,簽署後全文公佈,又舉辦了20場公聽會,按程式交議事機構備查,哪一個環節是黑的?

    根據臺灣現行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協議僅送“立院”備查即可。更何況,自去年協議進了“立院”,每次排會期審核民進黨都上演癱瘓議事的老戲碼,霸主席臺、搶麥克風,讓會議無法進行,如果是反,也是要反“立院”不作為、不議事。3月31日“立院”在學生的佔領中首度恢復議事,民進黨籍“立委”陳其邁向主席臺上的國民黨籍“立委”迎頭潑水;4月2日又是審服貿的日子,民進黨籍“立委”排成人墻堵在門口,其他“立委”根本無法進門開會,一番推擠後“立院”又空轉了。

    我就是不審!然後罵“黑箱”,罵服貿。這些,難道反服貿的人群沒看到?這場運動的組織者有2012年蔡英文競選團隊的成員,有家庭與綠營大佬交好者,民進黨“天王”們一起上陣助威,蘇貞昌更拉起年底民進黨籍參選人林佳龍的手喊“凍蒜(當選)”,至此,不少人終於看懂了,不管口號多麼激情,目的是鬥倒對手,爭取選贏,而服貿,躺著中槍啦!

    如果反的只是政敵,那就理直氣壯組成“綠家軍”吧。拿服貿做掩體,太不仗義!而且,就算你比別人都精於算計,在街頭亮相了這麼久也會被看破手腳,請看新北市一位高中生投書報紙發表的文章——

    兩種人,一種是反黑箱,一種是反服貿。你若是反黑箱,在“國會”停擺數日過後應該適時退出,畢竟程式問題終究要回到“立法院”交由“立委”討論;你若是反服貿,那你得問問自己,你是不是連服貿本文都沒看過就被人拉著高喊口號去了?隨著人愈聚愈多,學運已經摻進太多利害關係、政治鬥爭在裏頭……(陳曉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環球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列印收藏糾錯

    分享到:

    點此查看新聞表情排行榜請選擇您瀏覽此新聞時的心情

    更多圖片請查閱高清圖集圖片推薦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舉行 國民黨大佬敬獻頭炷香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舉行 國民黨大佬敬獻頭炷香

“反服貿”學生代表陳為廷嗆藍委被警察架走

“反服貿”學生代表陳為廷嗆藍委被警察架走

臺反服貿學生衝撞國民黨中央黨部 與警方衝突

臺反服貿學生衝撞國民黨中央黨部 與警方衝突

張安樂率眾攻“立法院”挺服貿 與學生激烈衝突

張安樂率眾攻“立法院”挺服貿 與學生激烈衝突

張安樂現身抗議現場 嗆學生佔“立法院“是土匪

張安樂現身抗議現場 嗆學生佔“立法院“是土匪

臺公民正義聯盟發起反“反服貿協議”集會遊行

臺公民正義聯盟發起反“反服貿協議”集會遊行

臺民眾手持康乃馨反對“反服貿”、佔“立法院”

臺民眾手持康乃馨反對“反服貿”、佔“立法院”

臺警方稱凱道集結人數超21萬 堵住臺大醫院入口

臺警方稱凱道集結人數超21萬 堵住臺大醫院入口

    24小時點擊排行

    1菲組織外國記者赴仁愛礁 收到“歡迎來中國”短

    2美禁止35名日戰犯入境 多隸屬於731部隊及慰安所

    3美公開叫板中國:破壞穩定 解釋下為何劃九段線

    4菲軍:中國主張是廢話 準備好承擔中國威脅後果

    5美“利誘”中國壓朝鮮 韓媒憂四月面臨核危機

    6日媒:美軍不派艦船赴青島 因未邀請日本不滿

    7菲律賓聲稱“不向恐嚇屈服” 盼奧巴馬訪問

    8美媒:中俄聯手或統治歐亞心臟 成美國終極噩夢

    9俄媒:亞努科維奇售華航母技術 美對他如鯁在喉

    10菲媒:菲對中國像公雞那樣喔喔直叫 等著衝突吧

    24小時跟帖排行

    返回頻道首頁返回首頁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高旭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