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報:蔡英文政治奇襲 價值新路線“逼馬卡蘇”

2013年08月12日 09: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中國時報》12日刊載文章稱,在馬英九團隊陷入空前低潮的時刻,蔡英文出面號召“國是會議”,這場政治奇襲,或可解讀為“逼馬(英九)卡蘇(貞昌)”,但更精確地説,是蔡英文將借由此役,跳脫藍綠惡鬥賽局,另辟蹊徑,劃出一條非藍非綠、貼近民意的“價值路線”,借此扭轉藍大於綠的根本劣勢,為2016“大選”奠定勝選基礎。

  文章説,一場“國是會議”,綠營天王各有盤算,要或不要,外界霧煞煞。

  朝野對於重大政治事件的陳年衝突,確有必要透過第三條路尋求解套;站在在野立場,執政黨聲望低迷,正是要求對話的最佳時機,不然等到哪天馬英九谷底翻身,豈能奢望對方回頭“共商國是”?

  文章指出,對蘇貞昌來説,第一,民進黨沒必要幫馬英九團隊轉移施政無能的焦點;第二,“國是會議”的召開,恐讓對手有機會製造綠營權力矛盾;第三,這場會議是由蔡英文率先發難,若同意跟牌,豈不落得被人牽著鼻子走,有損主席威信。因而設下“沒有停建核四(臺灣第四核電廠),沒有國是會議”的門檻,間接回絕。

  但蔡英文的思考點在於,作為立法機構少數的“在野黨”,佔領立法機構會議或可暫緩核四“公投”進行,但民進黨到底能杯葛多久,一天?一個月?還是一年?難道不會引來民意反彈?

  再者,召開“國是會議”雖不保證能停建核四,但只要借此機會提出主張,就算盡到監督責任,無論結果如何,問題就全落到執政者身上。

  文章強調稱,與2012失之交臂的蔡英文很清楚,光是維持綠營基本盤,並不足以贏得“大位”。尤其,隨著公民意識抬頭,“價值取向”大於“政黨色彩”的中間選民快速擴增,唯有跳脫藍綠惡鬥窠臼,才可能爭取這群人的認同,帶領民進黨擴張版圖。

  就算“國是會議”胎死腹中,蔡英文也不會受重傷。因為,在此戰略思維下,馬英九團隊的虛情假意,及民進黨中央的反對杯葛,都將凸顯蔡英文“價值路線”的必要性,為其增添光彩。

  文章説,有志角逐2016“大選”的蔡英文,顯然是有意借由“國是會議”戰場,劃出一條不同於傳統政治人物的藍綠界線,不僅要成為綠營共主更放眼“民意共主”,這一切,都將讓蘇貞昌更“前途無亮”。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