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大陸學者:涉兩岸經貿四種謬論 皆反大陸心態作祟

2013年07月24日 10:14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取得很大成就,已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島內,一直存在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反對與否定聲音,尤其是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反對更為強烈。觀察這些反對聲音與立場,不難發現有四種錯誤的認知與論述。

  一是“過度依賴論”。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當然會促進兩岸經濟的相互融合與相互依賴,這也是經濟區域化與全球化發展的過程與結果。但在臺灣有許多人卻擔心,臺灣經濟規模小,大陸經濟規模大,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會造成臺灣對大陸的過度依賴。

  其實,經濟的依賴是相互的,也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依賴程度取決於多種因素。問題在於,這些學者不擔心臺灣對美國經濟的依賴(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臺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度達48%),而擔心對大陸的過度依賴,顯然是政治思考而不是經濟思考的結果。

  二是“有限自由開放論”。臺灣實行的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本應尊重市場,採取開放主義,實行經濟自由化,但在島內,因擔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可能帶來的衝擊,出現一股“有限自由開放論”的思潮與主張。其實,這些“有限自由開放論”者還是擔心臺灣經濟開放與自由化後,大陸資金、人力的進入,影響臺灣經濟發展。實際上就是主張臺灣對大陸“有限自由開放”,而不是對全球的有限自由開放。

  三是“經濟安全威脅論”。在兩岸經貿往來中,不論是開放大陸居民赴臺遊,還是開放陸資入島,或者兩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在島內都有一種臺灣“經濟安全”會受到威脅的聲音與主張。甚至有許多人沒有任何根據地製造大陸經濟威脅論或兩岸經濟協議威脅論。

  四是“生産要素均等論”。以臺灣綠營知名學者陳博志、林向愷、吳榮義“三劍客”為代表,扭曲西方學者生産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認為兩岸生産要素不均等,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會拉低臺灣工資與拉大貧富差距,對臺灣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其實,今日臺灣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困境,是臺灣經濟結構與産業結構出現了問題,更是政治鬥爭對經濟發展的嚴重制約。尤其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由於內部生産成本的上漲,企業向外轉移是一種必然趨勢。反對企業外移或投資大陸,反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卻提不出可行的臺灣經濟發展方案,正是這一論述缺失所在。

  觀察這些反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論述,不難發現,在臺灣有一股強烈的新經濟保護主義思潮與反全球化、自由化的思潮,背後則有一股更強烈的“懼中”、“防中”、“反中”心態。正是這種“閉鎖”思潮,壓縮了臺當局的經濟自由化與開放政策,壓縮了臺灣對大陸的經濟開放,壓縮了臺灣經濟發展空間與活力,讓臺灣經濟發展陷入困境。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