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形
臺灣省的地形從飛機上看,好似一把芭蕉扇,南北長、東西窄。從最南邊的鵝蠻鼻到最北邊的富貴角長380公里,從最東邊的新港到最西邊的新社以南寬150公里。山地、丘陵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平原佔三分之一。有五條巨龍之美譽的海岸山脈(又稱臺東山脈、臺灣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脈等五大山脈,蜿蜒起伏,自東北至西南平行伏臥在臺灣島上。
構成臺灣地形的骨幹是位置偏東的海岸山脈,為全島主要分水嶺。山嶽高峻雄偉,氣勢磅薄。高度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峰22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有62座,大都集中在海岸山脈和玉山山脈。它們攔截了東西的水氣,形成了豐富的降雨。豐富的降雨帶來了繁茂的植被,把一個在平原上需要南北縱跨數千公里才能看到的各類動植物生態群落,一下子濃縮在高程只有幾千米的幅度內。由此可見,臺灣的自然景觀密集度是很高的。
最高的是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為我國東部最高的山,也是太平洋西岸諸島上的第一座高山。冬季,山頂上覆蓋著冰雪,晶瑩如玉,因而叫玉山。山下浪濤滾滾,遠處水天相連,形勢十分壯觀。島的西部為平原,由各河下流沖積平原和三角洲組成。主要有臺南平原、屏東平原、臺東花蓮縱谷平原和宜蘭平原等,是臺灣主要農業區。山地平原間為丘陵地區。主要丘陵有基隆竹南丘陵、嘉義丘陵、豐原丘陵、恒春丘陵。山間盆地發育,如臺北盆地、日月潭盆地等。
除上述五大山脈外,臺灣還是一個多火山、溫泉、地震頻繁的地區。獨立於臺灣北端的大屯山群,在海拔1000多米以上,由幾個火山組成,至今還殘留有一些火山遺跡和溫泉。大屯山頂的火山噴火口, 深60米,直徑360米,雨季積水成湖,被稱為“天池”,是臺灣著名的風 景區。溫泉多分佈在臺灣南北各地,同臺灣山地的斷層分佈有密切關係。最著名的溫泉,北部有北投、陽明山溫泉,南部有關子嶺、四重溪溫 泉等。地震比較頻繁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西部、東部和東北部。西部地震次數雖少,但震源淺,人口密集,往往造成較大的災害。東部和東北部地震次數頻繁,但震源深,又多發生在海裏,因此,造成災害較輕。
隨著高山的形成和存在,也造成了很多的河流。總共有150多條,其特點是河床坡陡、流量大,瀑布、險灘多。第一條大河是濁水河,長170多公里;第二條大河是下淡水溪,長159公里;第三條大河是淡水河,長144公里。除此還有大甲溪、大安溪、宜蘭濁水溪、花蓮溪、卑南大溪等,也是比較大的河流。這些河流由於落差大,水流急,為水利發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