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公眾最願意通過網路曝光參與反腐

時間:2009-10-27 08:47   來源:中國青年報

  懲治已經很嚴厲,為什麼有人不怕?專家指出,關鍵是貪腐官員被抓比例太小,令其有僥倖心理,要從源頭上治腐必需公眾參與,尤其是利害關係人的參與

  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規定,確定了在《刑法》中增加“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等新罪名。上個月,中紀委十七屆四次全會也發佈規定,把住房、投資、配偶子女從業等情況列入黨員領導幹部須報告的個人有關事項。各方面資訊表明,反腐工作已然進入制度反腐的新階段。

  對這場由上而下吹起的反腐勁風,公眾是何反應?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騰訊網,進行的一項線上調查(1983人參加)顯示,71.5%的人表示自己“會參與反腐”。

  公眾最願意用什麼渠道參與反腐?“網路曝光”名列第一   

  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部教授王偉告訴記者,利用影響力受賄的量刑,在查處一些腐敗案件中實際上早已採用。現在“兩高”的補充規定是在總結有關經驗的基礎上把它更加明確化,操作起來法律依據更加清楚。“這屬於懲治範疇,近年來防治腐敗體系確實在不斷完善。”

  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所長蔡定劍則表示,這確實是好的措施,但還是屬於末端治理的手段。其實大家更期望怎麼從源頭上堵住腐敗。

  “懲治已經很嚴厲了,為什麼有人不怕?”蔡定劍發現,現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腐敗官員中被抓的比例太小,讓貪腐分子抱著僥倖心理。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必需公眾參與,而且必須要有利害關係人的參與與監督。

  公眾最願意用什麼渠道參與反腐?調查中排在首位的是“網路曝光”,75.5%的人選擇此項。接下來依次是:“舉報”(58.2%)、“媒體曝光”(53.8%)、“資訊公開”(48.0%)、“信訪”(30.6%)、“審計”(30.1%)。

  中國礦業大學理學院教師王培榮在徐州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因為他從2000年開始,已有過12次民告官的經歷。2008年7月6日晚,他通宵發出了幾千封電子郵件和帖子,反映時任江蘇徐州泉山區區委書記董鋒的作風問題。一個多月後,董鋒被正式逮捕。王培榮也因此被稱為“著名網路反腐舉報人”。

  王培榮舉報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實名。即使在網上發帖,他也貼出真實姓名和聯繫電話,“我會為真實性承擔責任,這樣也避免造謠誹謗。我不怕承擔風險,只要大家都敢站出來,腐敗分子肯定會越來越少。”

  “舉報人的目前生存狀態很不好。很多怕遭到報復,就帶著材料來找我,希望我替他們舉報。我只能通過我個人的力量,提醒有關部門重視保護舉報人,鼓勵老百姓參與到反腐敗的行列中來。”王培榮説。

  清華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説,從憲法到具體的規章條例,都已經有關於保護舉報人的規定。“但現在的問題是,執行機構有沒有明確的責任和足夠的權威?是中紀委提供保護,還是檢察院?香港的責任就很清楚,由廉政公署接受舉報、提供舉報保護,所以香港能做到舉報資訊中70%都是署名舉報。”

  調查中,67.3%的人表示,應該發動全民參與反腐,要做到渠道暢通,充分保護舉報人。

  “雖然反腐過程艱難漫長,但是我們有堅強的信心”

  公眾最急切希望解決哪些腐敗問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貪污賄賂”(86.3%),接下來依次是:“失職瀆職”(72.6%),“公款接待、公款吃喝”(70.1%),“重大事故背後的腐敗”(68.5%),“公費出國、旅遊”(68.0%),“生活作風腐化”(63.2%),“商業賄賂”(61.9%),“公車使用問題”(56.9%),“貪官外逃問題”(55.6%)。

  任建明表示,反腐敗制度推行一直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比如公車改革,探索了好多年,就是推不動,就是有一個利益問題。“比起查案件,更能反映領導人決心的,是制度建設的推進。因為制度涉及面更大,面臨阻力更多。一項制度既需要科學的要求,又要有政治上的智慧、決心。”

  調查中,67.6%的人希望實行官員問責制,要“一追到底”;59.2%的人期待建立官員財産申報制度。68.9%的人表示,光建立制度還不夠,關鍵是落實;74.7%的人表示應該加強預防腐敗體系,讓官員“不能腐敗、不敢腐敗”;49.1%的人説,光靠社會力量監督是不夠的,反腐必須從黨內民主建設做起。

  “中國這些年的發展中,很多問題是疾風暴雨般的出現,出現太快、變化太快、問題太多。”王偉説,當前我們還是要從全局出發,採取比較穩妥的辦法,因為這個任務實在太艱巨。

  作為中國反腐領域專家,任建明被不止一次地問到同一個問題,“你覺得有希望嗎?”提問者的臉上通常寫滿懷疑。而任建明的回答是:問題雖然嚴重,但並不可怕。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也是這個狀況,懲處了一個腐敗醜聞,結果卻變本加厲得腐敗,走入一個怪圈。但真正把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後,香港在1973年提出改革反腐敗機構,成立廉政公署,怪圈就被打破了,重新贏得人們的信任和支援。

  本次調查中,95.8%的人認同,反腐是一項既有緊迫性又有長期性的工作;51.4%的人表示,“雖然反腐過程艱難漫長,但是我們有堅強的信心。”

  “我們現在的轉折還沒有到來。要打破怪圈,就要通過明顯的成效贏得群眾的支援。群眾廣泛有效的參與,是反腐敗最終能夠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任建明説。

  這段時間,王培榮一直在關注新出臺的一系列反腐政策制度。“為什麼我敢實名舉報?就因為我對反腐是有信心的,我堅信黨和政府會堅決懲治腐敗。可能中間會有挫折,但社會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本報記者 黃衝)

 點擊更多新聞 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