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0週年成就展“一國兩制”專題展巡禮

時間:2009-10-08 08:3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7日電 題:共鑄輝煌 共用榮耀——新中國成立60週年成就展“一國兩制”專題展巡禮

  新華社記者 劉暢

  淡粉色的紫荊花瓣墻張貼著香港繁華多姿的城市“肖像”,南歐風格的拱圈走廊成為走進澳門歷史的時光隧道,紮根黃土的老榕樹喚起兩岸民眾共有的溫暖記憶……

  國慶節期間,觀眾通過觀看在京舉辦的“輝煌六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成就展”,了解“一國兩制”的偉大成就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新局。

  以紫荊花的紫、粉、白為主色調的香港展區亮麗醒目。展區中心的“花蕊柱”上,LED顯示屏帶觀眾回顧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那一難忘的歷史時刻。圍繞“花蕊柱”四週的展板,向人們展示著“一國兩制”方針從提出到勝利實施的偉大壯舉,以及香港回歸以來,在祖國的強大支援下,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民主穩步推進的巨大成就。

  “香港是1997年回歸祖國的!”“香港有迪斯尼!”“香港有美麗的海濱,還有繁忙的港口!”北京順義沿河小學的孩子們爭相告訴記者他們眼中的香港。而顯示基本法的“電子書”,不同時代的港幣、港人身份證,香港證券交易所的“紅馬甲”等一件件有趣而特殊的展品,則帶孩子們走進一個全新的“香港故事”。

  專程從香港來到北京歡度國慶節的香港五旬節林漢光中學教師遊德仁對記者説,香港回歸以來,經濟制度沒有變,生活方式沒有變,言論自由沒有變。變化的是,香港更加繁榮穩定,香港人對自己和國家更加充滿信心。

  三次來北京參加國慶觀禮的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説,參觀成就展讓他感慨良多。“香港對國家的建設、發展來説,從來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和支援者。香港是國家統一大業的第一站,我們一定要落實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不辜負國家的希望!”

  綠色的海面升起潔白的蓮花。以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的綠色、白色為主色調,以蓮花為意象的澳門展廳,顯得“亭亭玉立”。南歐風格的拱圈走廊中,放映著澳門歷史與文化的幻燈片——中秋節、耶誕節、飄色巡遊、葡韻嘉年華……一幅幅澳門獨特的生活畫卷,凸顯出這個“世界旅遊休閒城市”的風采。

  在城市沙盤模型前,講解員向觀眾們介紹著澳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澳門歷史城區、金碧輝煌的新葡京酒店、橫琴島上的澳門大學新校區,以及規劃中的港珠澳大橋盡收眼底。

  前來觀看展覽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崔世昌表示,在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成就展中,有一個屬於澳門的展區,讓他非常感動。他説:“沒有國家的支援,就沒有澳門社會秩序井然、居民安居樂業、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新中國60歲生日,澳門人倍感驕傲!”

  枝繁葉茂的老榕樹深深紮根于黃土,象徵海峽兩岸民眾同根同源,同為華夏子孫。在兩岸關係展區,幾件特殊的展品格外引人注目:1958年毛澤東親筆起草的《告臺灣同胞書》手稿影印本第一次公之於眾;2008年11月,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領導人在臺北簽署的兩岸空運、海運、郵政和食品安全四項協議的文本首次對外展出;而大陸居民赴臺通行證也第一次作為“文物”進入了展櫃。

  同樣抓人眼球的,還有玻璃展櫃中一件件精巧的“小物件”——法藍瓷工藝茶壺、太陽能電池板、手機與數位相機、摩托車縮微模型……它們是臺商在大陸打開財富之門的“金鑰匙”,也是大陸民眾生活中早已離不開的“好夥伴”。

  觀看展覽的臺灣客人許淑玲對記者説:“兩岸一年多以來的交流與互動,似乎一下子打通了60年來的隔膜。希望臺灣的企業與老百姓能分享大陸經濟騰飛的成果,希望兩岸民眾沿著和平、互利的路越走越近。”

  展板上,兩幅緊緊相連的照片令很多觀眾為之動容。一幅是1999年臺灣發生“921”地震,福州市民踴躍獻血救助受傷的臺灣同胞。另一幅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後,臺灣救援隊在災區救援受困大陸同胞。

  曾從軍多年的73歲北京市民劉昭祥對記者説:“現在,我最大的願望是海峽和平、兩岸相親。因為大陸和臺灣是一家人,家和萬事興!”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