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老臺胞清明返鄉謁祖 感慨閩臺親緣關係一望可知

時間:2009-04-08 08:32   來源:人民日報

  吳亞明(北京):剛剛過去的清明,是兩岸“三通”基本實現後的第一個清明節。來自交通部門的資訊顯示,今年回大陸祭祖、掃墓的臺灣同胞明顯增加。我們想知道,在臺灣的同胞們是如何過清明節的?

  王堯(臺北):如果不是身在臺灣,我們很難相信,清明于臺灣人而言是如此重要的日子。今年清明節正逢週末,臺灣沒有“補假”一説,所以與平時的週末一樣,只有兩天假期。掃墓當然是清明最重要的內容,因此給臺灣交通帶來的壓力不亞於春節期間。從4月3日下午開始,高鐵和臺鐵的車票就被外出掃墓的人訂購一空,車站人頭攢動,高速公路出現塞車潮。在臺北市,為避免出現交通堵塞,清明節前後公墓附近即實行交通管制,禁止私家車駛入墓區,而由政府提供免費掃墓接駁車運送。掃墓的市民一大早就出門了,乘坐捷運到靠近墓園的車站下車,再乘坐一分鐘發一輛的免費接駁車前往公墓。很多店家也關門歇業出門掃墓。臺灣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視,可見一斑。

  吳亞明:據臺灣媒體報道,今年清明前夕,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也打破慣例親自主持遙祭黃帝陵典禮。

  王堯:是的,4月3日,臺灣“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在臺北圓山忠烈祠舉行,馬英九一改過去由“內政部長”代表主祭的慣例,親自主持典禮。對此打破慣例的舉措,臺“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基於“慎終追遠”對中華民族有重要的意義,馬英九決定親自主持,表達當局對相關傳統文化的重視。

  吳亞明:“大陸老臺胞返鄉謁祖文化參訪團”也在清明前搭乘兩岸直航包機赴臺,展開為期10天的故鄉之旅。他們回到家鄉的心情如何?

  王堯:4月3日抵臺的參訪團受到熱烈歡迎,老人家們都興奮得像孩子。參訪團團長、全國臺聯原會長林麗韞女士對記者説:“從飛機降落臺北的那一刻起,我的心臟就一直在怦怦跳。”臺盟中央原副主席李敏寬,父親是臺北人。他出生在日本,5歲那年跟父親回過一次臺灣,鄉親的熱情款待讓他至今難忘。“雖然沒在臺灣生活,但一直保留著臺灣的飲食習慣,每年過年我們都會做臺灣年糕,用紅糖和糯米,特別香糯。要是這次能吃到就好了。”全國政協原副秘書長張洽,是第一次回臺灣。他説:“家鄉就是家鄉,一回來就特別親切。小時候常常聽父親描述一個場景,傍晚時分,在自己種的柑橘地裏畫畫,滿眼的金黃燦爛。我想找到那片柑橘地。”

  吳亞明:這個參訪團在臺灣都有哪些參訪行程呢?

  王堯:參訪團在臺北稍事休整,參觀故宮博物院後,第三天即出發前往霧峰林家古宅參觀。霧峰林家,是臺中縣霧峰鄉知名的望族,以佔地廣闊的家族三合院建築聞名,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霧峰林家子弟中的林獻堂是臺灣文化名人,在日據時代帶領臺灣人以溫和手段對抗日本統治,有“臺灣議會之父”之稱。林麗韞説,林家在大陸的直系子孫都是她的好朋友,到林家舊宅參觀是她嚮往已久的事。林家不僅是臺灣的望族,林家的歷史也充滿了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傳承著中華文化。所以,文化尋根第一站先來到這裡。老臺胞都感慨林家古宅與福建一帶的建築像極了,閩臺的親緣關係一望可知。特意趕回霧峰接待參訪團的林家後人林光輝説:“也有很多大陸游客到林家來參觀,他們當然也是親人,不過,我們對這些老臺胞的感覺卻更特殊一些。”告別霧峰林家後,老臺胞們前往彰化,此後還將赴日月潭、慈濟功德會、太魯閣等處參觀遊覽,最後再返回臺北與親友相聚。

  吳亞明:臺灣輿論對參訪團返鄉謁祖有何評價?

  王堯:許多媒體對參訪團在臺的行程進行了跟蹤報道,專訪了許多老臺胞。其中,中央編譯局原譯審、資深翻譯家陳弘老先生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陳弘是這次參訪團中年紀最大的,電影《雲水謠》中的男主人公即以其為原型。想當年,他到上海復旦大學唸書,本來已經訂婚的女朋友留在臺灣,後來兩岸長期隔絕,兩人被迫解除婚約,各自組成了家庭。陳老先生説:“我以前回過兩次臺灣,一次是1990年,一次是1994年。1995年,我弟弟去世,都沒回來,這次才能給他掃墓。所以,現在看到兩岸越來越熱絡的交往,我高興的心情是別人很難體會的。”“參訪團是兩岸關係改善的受益者。”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創會理事長許文彬律師説。參訪團此次來臺,正是應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的邀請。許律師為此勞心勞力,接機、宴請、陪同到霧峰林家參觀。他説,這些老臺胞因為身份特殊,多年不能如願回鄉。此次他們回臺,臺灣有關方面特事特辦,在15天裏完成了所有的手續。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其意義不可小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遊子,可以踏上故鄉土地。兩岸交流的佳話,將不斷續寫。(本報記者 王 堯 吳亞明)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