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明正式任美國總統 專家分析其內政外交政策

時間:2009-01-19 08:2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將正式走馬上任。奧巴馬這位即將風光上任的總統將給美國乃至世界帶來怎樣變化。本報編輯多位專家觀點,對奧巴馬政府內政外交政策進行了分析。

  奧巴馬面臨的最迫切問題是什麼

  俄科院美加研究所大西洋安全中心主任弗拉基米爾巴秋克:從目前形勢來看,挽救美國經濟將成為當選總統奧巴馬的重中之重。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許多問題已退居次席。不像克林頓,可以在積極的外交政策與坐收美國“冷戰”勝利的“和平紅利”之間選擇,奧巴馬沒有這種機會。至少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奧巴馬政策的優先方向將多半是:第一經濟;第二經濟;第三還是經濟。他能否連任也將取決於他能否把美國拉出金融危機的泥沼。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喬瑟夫斯蒂格裏茲:奧巴馬的計劃仍不足,因為其更多的是強調減稅,而不是刺激消費開支增長。很顯然,政府仍需要採取更多措施。大量資金用來支援削減稅收,但可能不會對其他經濟産生影響。

  經濟學博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經濟模式改革只是一種趨勢,類似“美式經濟模式”破産的提法,只是類似哲學高度的提煉,很值得深思。但奧巴馬新政府也只能在堅持“市場為主”基礎上,對經濟模式進行“微調”。這是因為,奧巴馬無法改變、也不可能撼動美國人的生活方式,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大家都知道,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是美國信貸系統出現了嚴重問題,而這背後是美國人“借錢消費”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這是文化價值觀的問題,奧巴馬是無法撼動的,只能進行“修補”而已。

  奧巴馬外交政策的難點主要在哪

  俄新社政治觀察家安德烈費佳申:奧巴馬新班子的人員構成説明,至少在外交方面,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界線其實是模糊不清的。奧巴馬在競選時闡述的觀點已經發生了變化,朝著民主黨中溫和的保守派或是共和黨中略微溫和的自由派方向發展。至於布希與奧巴馬之間的政策傳承,這一提法有些荒謬,布希卸任之後,“傳承”大概只能體現為徹底的摧毀。奧巴馬需要改變美國這個龐然大物的航向,但不能突然向左,也不能扭頭往右,他也不打算這樣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蓋茨的留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奧巴馬上臺後,不可能與布希的政策一刀兩斷,將會繼承布希的一些正面外交遺産,但也會對布希主義在實踐中已經碰壁的政策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調整的目的是要以多邊主義的方式加強與國際社會合作,以消除布希政府8年來外交失誤給美國帶來的負面影響,改善美國在全球的形象,重振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大家知道奧巴馬是以“改變”這樣的宗旨上臺的。奧巴馬上臺以後,包括他的外交政策,特別是他對中東的政策肯定會做出一系列的改變。從目前情況看有一點可以肯定,奧巴馬要從伊拉克撤軍。他説,我要16個月撤出來,比布希政府允諾的快得多。第二,奧巴馬講了,他要跟伊朗談判。這是以色列非常驚慌的。在奧巴馬當選的第一時間,以色列的前進黨現任領袖、外交部長利夫尼已經公開放言,説以色列不同意、反對美國和伊朗進行談判。

  奧巴馬對中國政策會出現怎樣變化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輯思:關於中美關係,奧巴馬政府會有一些新想法、新舉措。譬如他們會要求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方,在一系列戰略、經濟、環境保護、氣候變化問題上,要求中國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但一旦中國參與,他們在談判時又很小氣,不肯給實惠,譬如在技術轉讓方面。然而,中美經濟的相互依存度很高,發展非常迅速。現在美國確定不會與中國為敵。雖然在戰略問題上、在反恐問題上、在臺灣問題上還存在一些小問題,也有一些讓我們提出嚴重抗議的問題,如對臺軍售問題。這些問題在奧巴馬時代會仍然存在,但不會給中美關係帶來根本性變化。

  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李侃如:奧巴馬在對華立場上屬於主流派。這種尋求與中國合作的立場認為,美中雙方通過建設性的合作緩和緊張關係,能夠有更大收益。除了貿易等傳統議題,李侃如認為,中美關係中最新出現的兩個議題是金融危機和氣候問題。奧巴馬尋求從根本上改變美國在氣候議題上的立場,清潔能源和氣候議題將成為中美關係的又一重要內容,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如果成功,將把雙邊關係提升到一個新水準。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陶文釗:中美關係必定會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奧巴馬在競選過程中一再強調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對臺問題上,民主黨一貫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主張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奧巴馬也提出反對將美國就業機會大量輸出到中國,反對中國在匯率方面的政策,也許在他當選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增多。但是由於雙方之前的合作關係已經非常深厚,上述的問題只是小小的擔憂。在目前的國際大背景下,奧巴馬一定會致力於建立中美雙方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相比布希政府將更積極。(鄭興 張紅)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