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泉州11月13日電 記者徐蕾報道:面對當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在大陸投資的臺商日子過得怎麼樣?日前,記者在臺商投資密集的福建省採訪時了解到,雖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多數臺商持積極態度,他們表示,在中國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業自身積極自救下,“把危機當成新的挑戰,在困境中尋找新的機會”。
據了解,此次福建省的臺資企業受衝擊較為嚴重的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傳統出口加工型産業。“金融危機影響了海外消費者需求,對於我們做出口外銷的企業,訂單不斷減少。受匯率影響,我們的毛利潤也在縮水。從去年開始,我們的企業就轉盈為虧。”泉州泉昱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平順説。作為一個加工半成品的臺資企業,最高時每月生産400萬雙半成品,但從今年7月至今,每月生産僅五六十萬雙,工人也從最多的1200人減到了現在的370余人。“雖然目前有很多困難,但我們會堅持繼續做下去。”陳平順説,現在企業積極改造住房條件,穩定員工情緒,鼓舞員工士氣。同時,自主研發新技術代替購買新設備的巨大花費,開源節流。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漳州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説,大陸市場是全世界最好的市場,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影響相對較小,而且由於公司産品以內銷為主,所以總體影響不大,集團依然按部就班制定明年的營業目標。
泉州惠安綠谷臺商高科技産業基地的首席策略顧問胡錦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金融危機影響了許多人的信心,投資者觀望,經營者焦慮,但是他對大陸市場非常看好。“危機中有挑戰更有機會。我現在正在積極介紹臺灣朋友來泉州,我對他們説,全世界都看好大陸發展未來。”
在採訪中也有臺商表示,今年年初一系列政策包括新勞動法、兩稅合一等法規較密集的出臺,讓他們不能立刻消化,另外面對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他們在生産經營上面臨了較大的壓力,儘管近期政府貨幣政策逐步趨向寬鬆,但政策調控效果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改革開放以來,閩臺經貿聯繫日趨緊密,作為福建省利用境外資金的第二大來源,臺資成為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據福建省最新統計數字顯示,自1981年第一家臺資企業在福建省詔安縣落戶以來,截至今年9月,福建省累計批准臺資項目9639項,實際到資138.1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