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代表歡聚海峽西岸:青春無距離

時間:2008-07-24 08: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7月18日至20日,第三屆兩岸青年聯歡節海峽西岸行在福建廈門、漳州隆重舉行,千名兩岸青年代表歡聚在海峽西岸,以“青春相約、共創未來”為主題,同敘手足親情——

  相似的地方太多了

  “這裡和臺灣相似的地方太多了。”此次活動中,臺灣青年們説得最多的話就是這一句。

  “説説哪些地方相似?”記者問他們。

  “這裡的人喜歡品茶、泡茶,茶文化和臺灣很相似。”“剛到廈金碼頭,就聽到閩南話,差點以為坐錯船又回臺灣了。”“這裡的飲食口味和臺灣也很像呢。”“還有,你們這裡表演的舞龍舞獅,我們那裏也差不多啦。”臺灣青年們熱情地你一句我一句。

  19日下午,臺灣青年代表一行走進世界文化遺産福建土樓——華安縣二宜樓,並與當地高山族青年聯歡。兩岸青年一同打陀螺、跳竹竿舞,還品嘗了地瓜、芋頭、麻糍等當地小吃。

  “大陸不僅山美水美,樓也美。”第一次來大陸的臺灣青年蘇東俊説。蘇東俊今年剛剛大學畢業,他告訴記者説,現在身邊很多同學希望可以今後到大陸來工作。“大陸經濟發展非常快,為年輕人提供了很大的舞臺和許多機遇。“説不定哪天我就到北京去工作了。”

  “好啊,到時候帶你遊覽美麗的北京。”記者笑著問他,“最想去哪?”

  “紫禁城!”蘇東俊開心地説。

  臺北華僑中學黃鈞彥同學,排球邀請賽的“快攻手”,賽場上的他兇猛拼搶,賽場下的他有點害羞,透露出憨厚。他隨身帶著一本書,是臺灣網路作家九把刀的《等一個人咖啡》。

  “這邊的年輕人也知道他的作品。”記者笑著説,“就像你們那邊的年輕人也知道網路作家痞子蔡一樣。”黃鈞彥笑著點點頭。

  “原來從隋朝開始就有漳州人遷往臺灣啦。”在閩臺族譜對接館裏,幾個漳州祖籍的臺灣青年興奮地聚在一起合影留念。福建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據臺灣1985年的調查,臺灣大陸移民中,福建人佔絕大部分,有83%之多,其中漳州籍佔35%,有800多萬人。此次過來交流的臺灣青年裏,有1/4祖籍在漳州。展館裏,百家姓氏族譜、臺胞祖祠照片、臺胞尋根謁祖有關記錄……展示了閩臺兩地深厚的歷史淵源。臺灣青年們迫不及待地在姓氏墻上尋找著自己的姓氏來源。“找到了,在這裡!”

  臺北僑中的黃旭暉説,聽爺爺講自己的祖籍就在漳州長泰,所以暑假就趕緊報名參加這次兩岸青年聯歡節。“這次回到祖鄉,感覺特別親切。”

  臺灣青年對大陸的了解基本上是從網路上得知,此次親自到了實地,感覺形象立體生動了好多,“比網路上介紹得好多啦!”

  鼓浪嶼的一片橘紅色

  20日,一群身穿橘紅色T恤衫的兩岸青年的到來讓美麗的廈門鼓浪嶼更添亮色。記者仔細看去,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原本簡單的T恤衫被愛美的姑娘們修改成了各種各樣的時髦款式,蝴蝶結、鏤空、上下兩截、露背裝……記者一時間還真是有些眼花繚亂,身邊的男記者讚嘆道:“年輕真好!”

  人群中,有一個高大壯實黑黑的男青年似乎成了兩岸青年人追逐合影的對象。記者上前一問,原來是原住民小夥杜光耀。他剛剛獲得18日晚舉行的第四屆兩岸校園歌手賽大獎。

  “臺灣女孩子和大陸女孩子誰會更漂亮一些?”在一群姑娘堆中,記者故意問了一個“刁難”的問題。

  “一樣好看。”杜光耀撓了撓頭。

  “‘油條’。”記者打趣他説。人群中一陣笑聲。

  “油條,是吃的油條嗎,為什麼,我和油條長得很像嗎?” 杜光耀話音剛落,人群中爆發出更熱鬧的笑聲。

  胡雪珊,中央民族大學的學生,在18日晚舉行的第四屆兩岸大學校園歌手大賽上憑藉著《阿妹出嫁》獲得了金獎。“參加這次活動有什麼收穫嗎?”記者問她。

  “有幾個臺灣青年朋友告訴我説,我的這種民族唱法在臺灣也很受歡迎,他們都願意介紹我去那邊。”胡雪珊説,其實自己一直有去臺灣那邊工作的願望,這次活動更加堅定了她的想法。

  在鼓浪嶼上,我們一行正巧碰上了前來軍訓的海西職業技術學校的高中生,他們看到來自臺灣的哥哥姐姐,都非常開心。“臺灣也很美,有日月潭、阿里山,歡迎你們去臺灣玩。”

  “1、2、3——茄子!”在岸邊,記者按下快門,留下了兩岸青年歡快的美好瞬間。 

  “兩岸青年聯歡節已舉辦三屆,得到臺灣青年朋友的認同。希望兩岸青年能在各領域進行交流,增進友誼,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力量。”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楊岳説。

  只有踏上這片土地,才有一份真切的感受。短短的3天,在民俗風情考察、風景名勝遊覽中,在沙灘放風箏、篝火聯歡晚會中,兩岸青年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淺淺的海峽濤聲依舊,隔不斷濃濃的親情,也割不斷青春的朝氣和激情……(本報記者 徐蕾)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