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首頁-視頻-推薦視頻

高新民:大陸網際網路近年發展特點及展望(一)

2009-07-07 23:07     來源:台灣網     編輯:張寧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 高新民 

 

  台灣網7月8日北京消息 2009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7日上午9時在北京開幕,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發表演講,題目是《大陸網際網路近年發展特點及展望》以下是全文第一部分:

  各位嘉賓、大家早晨好。

  很高興來參加網際網路業界兩岸的交流論壇。

  在這裡看到很多臺灣的朋友,網路界的朋友們,回想起了網際網路協會曾經在2004年在臺北電腦公會的邀請下,曾經去訪問過臺灣,當時還做了很多交流。時間過得很快,將近5年又過去了,我相信兩岸的網路産業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

  今天我想簡單地給大家報告一下我們對於大陸整個網際網路發展的看法。有一些情況剛才奚部長也講了一些數字,我就不重復了。

給大家講三個問題,一個是綜述,我想簡單地説一下。另外是技術發展的現狀,最關心的最有前景的一些目前網際網路産業界有技術驅動的。前一些時候網際網路協會牽頭在科技部有一個課題,課題的名字叫“基於網際網路的新興服務業態”,這個課題做了一些研究。我這裡面挑了一些觀點講講。最後我想講講應用發展的情況以及對於網際網路未來的一個簡單的看法。

  剛才奚部長在報告當中指出來了我們現在的網民已經超過的3億,真正很關鍵的一點,我們覺得是在去年年底,2008年的年底。中國網際網路網民的普及率超過了全球網民的平均普及率,我們覺得這一點還是很重要。儘管普及率22.6%還不高,我們網路速度發展很快,但是人口普及率低一直上不去。去年普及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很大的貢獻是農村的網民增長很快,這一點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現在農村農民上網越來越普及。

  關於寬頻的問題,剛剛奚部長也提到了,寬頻網民的比例是用ADSL為主,也包括光纖以及乙太網、局域網包括在內,上網的方式比例是高的。這裡要説明一下現在國際上對寬頻接入普及率有兩個概念,一個是接入方式,還有一個概念是平均速率。我們也關注到各個國家對於寬頻上網的平均速率講,儘管現在我們網民寬頻接入的方式平均很高,但是平均速率相對講起來還不是很高。所以,這個問題還有待於我們繼續努力。現在也有計劃要推動寬頻上網的問題,特別是像上海、北京市現在又有具體的規劃,要推動寬頻的戰略。

  我剛提了農村網民的規劃現在是在3億左右的範疇裏面,大概有8000多萬現在估計將近9000萬,去年一年當中就增加了3000多萬,增長速度是比較快,這是一個好消息。

  從網際網路的基礎資源看現在發展也很快,現在IPV4地址的數量到去年年底有1.8個億,域名數量有1600多萬,網站大概有288萬,這是去年年底的數字。這裡面也有一個問題,我們IPv6推進的速度相對講起來比較慢,因為這個方面應該説加快這個速度,這是今後要努力的。

  剛才講到了網際網路産業,網際網路産業現在基本上分成兩塊。一塊是基礎運營商的接入服務的産業,還有一塊是增值服務商。目前增值服務商大概大陸可能有2萬多家。現在也有可喜的現象,過去整個網際網路産業來講,基礎接入服務的收入總量,雖然接入服務的家數不多,就是幾大電信運營商為主,但是他們的收入一直超過了增值服務的收入。從去年開始,增值服務的整體收入超過了接入服務的收入,而且我們預測今後可能增值服務增長的速度可能會高於接入服務商。現在增值服務市場的規模大體上是500多億,接入服務大概不到500億。統計的數字特別是增值服務這一塊不是太準確。

  剛剛提到在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的産業裏面,主要的是三大産業,一個是網遊,這可能是第一位的,將近200億,這是去年的數字。第二位是網路行銷,或者是網路廣告,這個數字也有一點差別。剛才奚部長講120億,也有人講180億,也包括了搜索引擎的行銷、廣告在內。第三塊是電子商務。這三塊是目前增值服務産業裏面最主要的。

  第二個問題,我想給大家報告一下,剛剛我提到了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的概念,估計今後增值服務産業可能會更快一些,明年增值服務的市場可能會超過1000億,有的估計有了1300多億,這個保持收入增長的速度很快。

  下面有三個領域非常值得關注,也是現在大陸等各個方面研究得比較多。第一,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特別是今年年初政府頒布了3G牌照之後,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我們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是把行動通訊技術推向了獨特的技術能力和網際網路天然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它不僅僅是一種接入手段的區別,是移動的接入還是固網的接入,不是接入手段的區別,也不僅僅是固網的網際網路的延伸,也不是這樣。會出現一種新的我們叫基於網際網路的新興服務業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移動網際網路將成為新的媒體的傳播平臺,資訊服務的平臺,電子商務的平臺以及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的平臺。

 

相關連結 高新民:大陸網際網路近年發展特點及展望(二)  

分享到:

推薦視頻

更多臺灣新聞

更多新聞發佈會

更多涉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