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經濟再上新臺階
18日披露的2017年中國經濟亮麗年報,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6.9%的增速、1.6%的通脹、超過1300萬人的城鎮新增就業……這一份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的成績單,更增強了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信心。
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不僅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更在推動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和品質提升上蹄疾步穩,為經濟注入中長期發展動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經濟展現出的新氣質,成為過去五年中國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最新注腳,也為中國經濟邁向高品質發展注入信心和動力。
經過幾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重要階段,經濟發展要從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經濟發展的關注點要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作出明確判斷: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這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和階段性特徵作出的正確判斷和科學決策,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2017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不僅好于預期,而且經濟活力、動力和潛力不斷釋放,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説。過去的一年,我國經濟活力、動力和潛力在不斷釋放,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從總量看,經濟總量首次邁上80萬億元的臺階。若按世界銀行2016年對世界各經濟體生産總值數據來看,我國超過8萬億元的增量,相當於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
據媒體報道,2017年中國GDP超萬億元的城市增至14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城市在經濟體量上已超過世界上許多國家。經濟體量快速增加的同時,發揮的作用也在持續加大。中國的發展不僅讓中國人民受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提升。根據測算,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經濟實現超預期發展,這一新韌性並非依賴需求側刺激的政策托底,而是源於供給側改革的紅利釋放。新時代的宏觀政策搭配有望加速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為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創造新空間。”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預計,消費升級、智慧製造和民生保障將構成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引擎,2018年中國經濟將穩步實現長週期築底。
80萬億元,意味著中國在全球經濟的版圖上再次加大權重,所佔份額進一步提升;80萬億元,也意味著中國經濟躍上新高度,進入新境界,迎來大變革。
展望2018年的發展,寧吉喆信心滿滿:“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在加快進行,提質增效的階段性變化特徵會越來越明顯。” (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