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造福于兩岸民眾的協議被民進黨説成“洪水猛獸”,其目的不是為了臺灣民眾,而是為了一黨之私。在2010年兩岸簽訂ECFA之前,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説,如果兩岸簽署ECFA,成會給臺灣造成400萬人失業,民進黨為阻止兩岸簽署ECFA,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反對力度之大;現在剛剛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則説,要給臺灣700萬人帶來失業。
ECFA簽署一年之後,不但未給臺灣造成400萬人失業,反而帶動臺灣經濟的發展,使失業率創近33個月來最低。自ECFA實施兩年多來,就有180家中小企業來大陸發展,拓展了企業發展空間。臺灣輸往大陸産品減免關稅金額已超過200億新台幣。ECFA給臺灣業界及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蔡英文“400萬人失業”之説辭不攻自破。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署,大陸方面向臺灣開放80個項目,更有利於臺灣服務行業進軍大陸市場,促其發展,並可增加臺灣的就業率。然而,被蘇貞昌説成要給臺灣造成700萬人的失業,真是聳人聽聞。試問,蘇貞昌的700萬人失業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此信口雌黃,作為民進黨主席,怎能讓民眾不懷疑其誠信?
為了抵制《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25日下午到新北市中和區“紅藍彩藝印刷公司”,針對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和印刷業界座談,下令執政縣市一致行動,封殺陸資。
而6月25日,民進黨“立委”不滿馬當局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立法院”霸佔主席臺,與“藍委”上演全武行,要逐條審查、表決,阻止該協議在“立法院”通過。
民進黨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阻撓,就如同2010年民進黨杯葛ECFA一樣。民進黨如此這般,究其原因無外乎有二,一則製造聳人聽聞的緊張氣氛,誤導臺灣民眾。民進黨把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説成洪水猛獸,會給臺灣帶來諸多大的“不利”,在臺灣民眾不清楚該協議的情況下,誤導不明真相的臺灣民眾,製造緊張氣氛。二則打著“為民”的旗號,撈取一黨之私。民進黨之所以聲勢浩大地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除了民進黨“為反對而反對”的習慣做法外。民進黨為民眾著想、維護民眾利益是假,為民進黨自身利益著想,以通過打壓國民黨,從而提高民進黨聲望是真。
民進黨這種無益而內耗式的反對,只能把臺灣帶向無序無為的黨派爭鬥,這並非推動臺灣民主與進步,而是一種倒退,對臺灣經濟社會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三、民進黨對兩岸政策無端地杯葛,無法阻止兩岸前行的步伐,只能是民進黨把自己逼進死衚同。民進黨無論是反對兩岸簽署ECFA,還是反對日前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也罷,其無端無益的反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車輪不會因其反對而停滯不前。ECFA惠及臺灣民眾利益的作用日益突顯,這已非常直白地告訴民進黨毫無根據的“為反對而反對”,把兩岸政策利好扣上政治帽子的做法,終究是自欺欺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落個裏外不是人,為民眾所不齒。
在第五屆海峽論壇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表示,即使是那些曾經支援過、追隨過、從事過“臺獨”的人,只要他們有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意願,我們也歡迎他們來大陸走走看看。
近來,民進黨大佬許信良參加由“兩岸統合學會”與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合辦的兩岸事務研討會,即“北京會談”。許信良説,民進黨應該要很有自信地推出最能確保臺灣現狀、最能確保民進黨價值的“一中框架”。日前,謝長廷參加了在香港舉辦“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即“香港會談”。這次香港研討會由紅藍綠涉臺專家就學術與兩岸政策進行討論。“香港會談”後,謝長廷還由香港進入廣東進行參訪。
許信良、謝長廷這些民進黨的大佬以全新的思維,順應當前兩岸形勢發展,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與大陸的交流交往,有著鮮明的進步意義,可謂民進黨內的開明人士。這與民進黨和蘇貞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説明民進黨內有政治覺醒者和務實派,他們能夠正確看待和清醒地認識當前兩岸關係形勢的發展。
而以蘇貞昌為首的民進黨中央卻死守“臺獨”不放,不但不調整兩岸政策,反而是“逢中必反”,無法邁出與大陸交流交往的第一步。一個無法正確處理兩岸事務的政黨,一個為“反對而反對”毫無積極政見的政黨,臺灣人民怎能對其放心?又怎能對其有信心?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勢已定,不允許臺灣任何政黨破壞這一和平大局。而民進黨和蘇貞昌不放棄“臺獨”黨綱,無疑是在挑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形勢,這是兩岸人民不能答應的。
可見,民進黨和蘇貞昌對兩岸利好政策的無端杯葛,只能內耗臺灣資源,對臺灣民眾無益,對臺灣發展無益,不但阻礙不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反而把民進黨在處理兩岸事務上逼進死衚同,失去主動權。民進黨離重新“執政”遠遠不止“最後一里路”,“為反對而反對”,民進黨發展之路將何去何從?(台灣網網友 劉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